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复习设计
6 教学反思
复习课与新授课有很大的区别,很容易走入教师归纳总结,学生死记硬背的老路上去。我在设计时,特别注重渗透新课程中“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在“知识大串联”环节,完全放手让学生交流讨论,气氛十分热烈,效果也相当显著,掀起了第一个高潮,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口头表达能力。在学生汇报时,我根据学生归纳的顺序进行板书,为学生提供了本章知识的重点和掌握知识的方式方法。在“检测”这一环节更是打破常规,“请你当一次老师,在导练单的适当位置出题,然后小组内交换做题。”既使学生掌握了相关知识,又培养了学生处理、加工信息的能力,掀起了第二个高潮。最后利用“简答题”和“资料分析题”按由易到难的顺序,深化了本章知识,培养了学生的分析、思考能力,将课堂推向了第三个高潮。真正将课程理念转化成了具体的教学方法。
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教师应该根据本班的实际,将学生放在重要的位置。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我们应该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堂上自主获取生物学知识,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与方法,形成科学的态度和价值观。教师应该是课堂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要尽可能随时为学生提供探究的机会,引导他们参与各种科学探究活动;教师还应该和学生一起走进教材,使学生能应用生物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共同建设探究性的生物学课程。
附:课堂导练单
www.89xue.com 一、单项选择题(学生出三个单选题)
二、填空题(学生出题,不超过两个)
三、简答题:(可选做一题)
1、利用塑料大棚栽培果树,能促进水果提早上市,增加经济收入。但有个问题需要解决,塑料大棚基本是封闭的,里面的果树开花后必须要经过传粉才能结果,怎样让塑料大棚里的果树传粉呢?
2、仿生研究解决了日常生活中的许多问题。进行仿生研究需要哪些方面的科学知识和技能?
四、资料分析题
北美驯鹿和狼
北美驯鹿是可爱的动物,他们在广阔的草原上生活。可是,它们经常受到狼的威胁。于是,人们为保护驯鹿,捕杀草原上的狼,驯鹿的家族繁盛起来。
可是,过了一些年,人们发现草原被驯鹿糟蹋的很厉害,而且北美驯鹿有时成批死亡。这是什么原因呢?
科学家研究以后发现,北美驯鹿失去了天敌狼之后,种群扩大了。草场不足,草原被破坏,而且那些老弱病残的鹿不能被淘汰,加剧了草场不足的困难。另外,没有狼的追杀,驯鹿的运动少了,体质下降,病死的增加了。于是,人们又把狼“请”了回来。
(1)通过以上资料的分析,你认为人类能否随意灭杀某种动物?为什么?
(2)你认为在自然生态系统中,某种动物的数量能不能无限增长?为什么?
(3)你从上述资料中得到什么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