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课标版四年级音乐下册《东郭先生》教学设计
阶段目标:讨论第一幕,并排练。
教师操做(播放课件):清晨,东郭先生骑着毛驴,离开了家……
师:请叙述者来讲故事。
叙述者:清晨,东郭先生骑着毛驴,离开了家(选用适当的打击乐器模仿毛驴行走的节奏与声音)……
师:这里有几种打击乐器(铃鼓、三角铁、双响筒、响板、串铃、碰铃),你们想一想,用哪一种乐器表现毛驴行走的声音,要用什么样的节奏型?
生1:老师,我想用双响筒表现驴蹄子的声音。
师:好,你来试一试!
生1活动:拿双响筒敲击 × ×× | × × |
生众:声音还真挺像的!
师:这个乐器可以表现,还有没有其他的乐器呢?
生2:老师,我觉得响板也能表现驴蹄子的声音。
师:好,你也来试一试。
生2:用响板敲击 × × | × × |
生3:我想用碰铃表现驴脖子上的铃声。
师:这个想法很好,很有创意。那你想用什么样的节奏型呢?
生3:用碰铃敲击以下节奏 × × | 0 × |
师总结:这几个同学选择的乐器都很适合表现毛驴行走,那我们现在就来表现一下吧!
教师操作:邀请扮演毛驴和东郭先生的同学上台,和用打击乐器伴奏的同学一起表演。
学生活动:
用打击乐器的同学敲击:
扮演毛驴的同学弓着身子跟着节奏走。扮演东郭先生的同学手里拿着书,晃着脑袋边走边看。
师总结:正在东郭先生得意的时候,忽然来了一只狼。我们一起把《叙述者的歌》唱一唱。
学生活动:跟琴轻声地演唱歌谱,学会歌谱再唱歌词。
师:《叙述者的歌》把故事的开头给大家介绍了一下,那我们应该怎么表演呢?你们自己讨论讨论。哪个组拿出的方案好,我们就用这个组的。
学生活动:学生分成两组自由讨论,教师指导。
师:现在请大家说说讨论结果,请第一组先说。
生:我们讨论的结果是:叙述者一开始演唱,东郭先生就上场,唱到“瞌睡打了呀嘛几十里”这就做打哈欠的的动作。唱到后面就表演老狼在前面跑,猎人在后面追。
不错哦
师:设计得不错,第二组你们是怎么设计的?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