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民生座谈会上的汇报发言
(五)着力构建“12319”服务平台。本着“服务全天候、管理无缝隙、责任全覆盖”,我局以“12319”城建服务中心为平台,全力推进城市市政管理无缝隙覆盖。“12319”城建服务中心是我局响应市委、市政府的号召,为解决广大市民生活中的热点、难点问题而设立的一个便捷、高效的服务窗口,该热线3月19日已正式开通,热线自开通以来,共受理300多件的来电
、来信、来访,办结率达到95以上,取得了较好的社会反响。
(六)加快实施城市防洪工程建设。积极配合主城区、新城区、张阳小区、九顷小区等防洪工程建设,主要承担了昭阳桥北—沧浪河西闸站防洪墙、王家塘防洪墙和五里大桥以北防洪设施等三项城市防洪工程建设。目前,王家塘防洪墙建设基本完成,防洪堤和绿化施工已结束,正在实施后续配套工程。昭阳桥北—沧浪河西闸站防洪墙和五里大桥以北防洪设施老高兴东公路西闸站建设正在抓紧组织施工,确保于汛期前全部竣工。
(七)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去年以来,围绕新农村建设,我局大力开展了村镇环境整治,实现村容镇貌的根本性好转,尤其是我局挂钩的大垛管阮村环境整治初显成效。一是抓规划。将全市各乡镇的镇村布局规划报市政府批准,目前规划已经市政府批准正在付诸实施,积极组织年初确定的100个村庄建设规划和40个村庄平面规划,先行编制的21个村庄建设规划即将形成规划方案。二是抓宣传。将全市各乡镇村庄环境整治进展情况及时在我局编印的新农村建设简报上登载,供全市各乡镇互相了解、互相借鉴、互相学习,通过新农村建设简报这个载体,广泛宣传发动,促进村庄环境综合整治的组织者、实施者自我加压,互相赶、学、帮、超,促进村庄环境整治的受益者——广大农民能自觉地投向于村庄环境综合整治中去,真正成为村庄环境整治的主人。三是抓现场指导。对各乡镇列入全市村庄环境综合整治的参赛村、重点村,我局坚持到现场指导,与各乡镇、各村的管理者、决策者边跑、边看、边谋划,从房前屋后的乱搭乱建、主干道两侧的违章搭建,到露天粪坑、草堆、垃圾的清理,以及公共绿地、公共厕所的布置,现场拿出指导性建议,供各乡镇、各村参考。
二、几点体会
(一)为民办实事,必须筑牢为民服务的思想基础。在推进城乡建设又好又快发展的同时,我们建设部门始终坚持从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入手,全面落实为民办实事项目,努力解决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难点、热点问题。一是坚持正确政绩观。在班子成员和广大党员干部中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把正确的政绩观落实到执政为民的具体实践中。健全局中层以上干部政绩考核制度,把为民办实事情况作为对系统内各科室、单位主要负责同志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通过领导问责制和责任追究制,确保为民办实事的实效性、长效性。二是大力发扬求真务实的作风。将求真务实,以人为本作为我们开展各项一项基本准则和做好各项的根本保证。三是加强思想发动。使广大干部职工牢固树立为民理念,把更多精力放在关注民生、关爱民生上,把各项更多体现在为民办实事、办好事、解难事上。
(二)为民办实事,必须畅通民情反映渠道。落实各项为民举措,首先是要为群众畅通民情民生反映通道。为此,我们积极开展访民情、解民忧活动,经常性深入群众之中,进行零距离接触,认真听取群众和社会各方面意见,及时了解和掌握群众的诉求和愿望,尤其是听取为民办实事项目施工现场周围群众的意见,对于群众好的意见,对的意见,我们虚心接受,立即整改;对于部分群众不理解,我们积极做好解释说明,充分发动群众,依靠群众,有力推动了为民办实事项目地落实。同时,为进一步畅通民生通道,我们开通了“12319”服务平台,目前,服务平台作为政府部门与群众之间“连心桥”已取得了初步成效,下一步我们将从服务平台硬件设施着手,逐步完善软件设施建设,积极放大服务平台为民效应,使“12319”城建服务热线作为一条“民声通道”,真正起到听民情、帮民需、解民忧、暖民心的积极作用。
(三)为民办实事,必须拓展为民办实事的领域。去年以来,市委、市政府积极推动了“公厕革命”和后街背巷维修改造这两项群众能切身体会到、实实在在的惠民之举,深受群众好评,这对我们今后有很好启示作用。我们将把城市建设和改善民生结合起来,把重大项目和实事工程结合起来,把塑造形象与便民利民结合起来,多谋为民之策,多思为民之举,多办为民之事,不断研究新形势,新问题,力求在服务为民的思路上有所创新,在服务为民的机制上有所创新,在服务为民的举措上有所创新,不断拓展为民办事实的领域,将城市建设成果惠及到群众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