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强基层文化建设的思考
5、对文化的资源共享缺乏配套的扶持政策。社区内单位的内部资源对社区群众开放,实现资源共享,是满足广大人民需求、完善社区功能、推进社区建设的重要举措。目前,在这方面还缺乏资金补偿、税收优惠等配套的扶持政策,以进一步调动辖区内各单位的积极性。
6、基层文化工作队伍不能完全适应现代基层文化建设的需要。要开展群众文化活动,必须要有骨干为支撑。现在电视、电脑等媒体“飞入寻常百姓家”,使群众对文化活动日趋冷淡。随着经济大潮的冲击,使一部分青年的思想只朝“钱”看,有力去挣钱,无心学民
《关于加强基层文化建设的思考》出自:www.89xue.com网www.89xue.com 艺。大部分青年不愿意参加群众文化活动,他们认为参加文化活动挣不到钱,干也白干,学也没用。加上青壮年人口大量外流到沿海各大城市“淘金”,在家的大多是老弱病残或文盲、儿童。土地到了户,耕作分散,爱好吹、拉、弹、唱、跳的骨干愈来愈少,至使群众文化新人紧缺,甚至在一些地方出现“断链”现象。老年民间艺术骨干常常发出新人难寻的感叹。群众文化骨干组织起来更加困难。参与文化活动的人普遍存在着年龄老化,知识水平偏低的问题,整体素质亟待提高。
二、加强基层文化建设的主要措施
综上所述,我们如何努力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创建先进文化,提升桐庐的文化品位,满足老百姓文化体育需要,促进“三个文明”建设,是我们文化工作者需要不断思考、不断探索、不断实践的问题。笔者认为应从以下方面着手进一步加强基层文化建设:
1、要建立有效的运行机制,保证基层文化建设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必须着眼于引导和教育,着重于创新和发展,着力于探索规律和建立机制,包括建立动力机制、激励机制、监督机制、投入机制和齐抓共管等机制。在领导机制上,把基层文化建设列入党委和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在考核机制上,把基层文化建设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考核内容;在激励机制上,鼓励专业文艺工作者下基层为群众服务;在市场运作机制上,倡导基层文化部门适应市场经济形势,发展文化产业,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为基层文化建设注入新的活力。
2、都市文化和农村文化统筹协调,实施以推进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为重点的特色工程。桐庐县历史悠久、人文荟萃,美丽的富春山水孕育了多姿多彩的文化艺术。我们必须结合桐庐的人文、地理环境,研究利用好历史文化、景观文化,并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不仅要有繁荣的城市文化,而且要有繁荣的农村文化。只有面向基层、面向群众,出实招,创特色,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才能惠及千家万户。因此,要着重围绕“都市文化抓提升,农村文化强基础,城乡统筹抓互动”的要求,重点抓好以下三方面的工作:第一,都市文化抓提升。文化是城市的灵魂和精神,折射出城市的人文精神,体现着城市的综合实力和发展潜力。我们要大力提升文化品位,就要从桐庐的地理环境出发,如在江滨公园建造艺术雕像、文化艺术长廊,桐庐人物头像叶浅予、施肩吾、姚夔等,让桐庐的山水旅游城市更加充满诗情画意,更有艺术品位,更有历史纵深感。第二,农村文化强基础。农村需要文化,文化也需要农村。要以创建和巩固“东海明珠”工程为抓手,拓展文化阵地。要把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基本阵地、基本队伍、基本活动内容和基本活动方式的建设和管理当作农村文化建设强基础的关键。第三,城乡统筹抓互动。要大力整合城乡文化资源,实现优势互补,充分利用各种文化资源,开发拓展文化消费市场,促进城市文化多下乡、常下乡,不断加大向农村的辐射力度,带动农村文化通过展演、调演等方式多进城、常进城,在与城市文化的交流、融合中进一步弘扬特色,突现个性,促进繁荣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