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推直选”乡镇党政领导班子成员的实践与思考
[10-16 19:32:08] 来源:http://www.89xue.com 工作汇报 阅读:90次
摘要:3、公推直选是新时期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途径。毛泽东有句名言: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因素。党的干部人事制度关系到党的执政能力的高低。用什么方式选好干部,配强班子,既是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主要目标,更是增强党的执政能力的重要途径。实行公推直选,就是要把那些“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人民群众信得过”的优秀干部选拔出来,切实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努力提高执政能力。公推直选打破了我们以往公开选拔领导干部的局限,对镇主要领导或整个镇领导班子进行了公推直选,是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工作在更大范围、更高层面上的又一新探索。我们感到:在坚持党管干部和公开、公平、公正原则的前提下,全面贯彻干部“四化”方针,采用。
“公推直选”乡镇党政领导班子成员的实践与思考,标签:工作汇报范文,http://www.89xue.com
3、公推直选是新时期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途径。毛泽东有句名言: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因素。党的干部人事制度关系到党的执政能力的高低。用什么方式选好干部,配强班子,既是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主要目标,更是增强党的执政能力的重要途径。实行公推直选,就是要把那些“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人民群众信得过”的优秀干部选拔出来,切实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努力提高执政能力。公推直选打破了我们以往公开选拔领导干部的局限,对镇主要领导或整个镇领导班子进行了公推直选,是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工作在更大范围、更高层面上的又一新探索。我们感到:在坚持党管干部和公开、公平、公正原则的前提下,全面贯彻干部“四化”方针,采用公推直选等干部选拔任用的新方式、新机制,努力选好配强各级领导班子,建设好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是真正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的必由之路。
4、公推直选是引导领导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任职观的关键措施。建立科学的干部考核评价体系,全面、客观、准确地考核评价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德才表现和工作实绩,对干部的思想和工作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实行公推直选,就是要在建立民主机制、竞争机制的基础上,探索引入新的干部评价机制,通过这个机制,既更好地实施对干部的教育培养、选拔任用和监督管理,更有利于实现广大干部德才素质的自我教育和自我完善,最终引导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和任职观。在公推直选工作中,我们始终坚持广大党员群众推贤选优,如在确定候选人初步人选中,平桥镇和埭头镇都采用了民主推荐形式,都作自我介绍、竞职演说等,把对干部的评判权、选择权和监督权更多地交给群众,以民主拥护、民意公认作为干部评价、使用的重要标准,这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绝大部分干部原有的价值观念,引发了他们价值取向变化。实践证明:坚持择优选拔、群众公认的用人标准,引导干部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用权于民,有利于广大领导干部进一步增强宗旨意识,真正把对上负责和对下负责统一起来,使广大干部在思想上牢固确立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的任职观、政绩观。
三、问题的剖析:必须在实践中探索解决的难点
镇领导干部“公推直选”面临的主要问题。 (1)思想认识方面的误区。一些镇领导干部对“公推直选”不理解,把消极因素看得过重。一些基层党员群众把“公推直选”简单等同于党内职务就是要完全按党员意志,行政职务就是要完全按代表意志或选民意志行事,要不要上级党的领导关系不大。还有的说,在发扬民主上不应该有底线,越民主越好,不应在“公推直选”中设置条条框框来加以限制。 (2)制度设计方面的欠缺。“公推直选”作为新生事物,存在着科学、完备和系统性不够的问题。如与法律和党内有关规定相悖,根据党的基层组织选举工作条例规定,基层党组织的书记应由委员选举产生。又如配套的措施不够健全,重选轻管,没有建立配套的教育、管理、监督制度,缺少有力 《“公推直选”乡镇党政领导班子成员的实践与思考(第2页)》出自:www.89xue.com网
www.89xue.com 的目标管理机制。(3)政策环境方面的制衡。如由于党委、政府运作信息的封闭,有限的“知情权”使选举人平时对候选人信息了解少,加上试点工作从宣传发动至选举,时间较短,选举人对候选人的德才方面难以有实质性的了解,缺少足够的“知情”,没有准确的比较,致使选民意志表达打了折扣,往往容易从众或随意选择。
领导干部“公推直选”中暴露的难点。 (1)“公推直选”与党组织调配人才资源的矛盾。由于“公推直选”的民主选择余地和结果不确定性增大,从而给县(市)委有序推进干部交流、培养锻炼年轻干部和优化班子的素质、性格结构带来了较大难度。从“公推直选”结果来看,口碑较好的本地干部当选概率很大,一些优秀的外地干部因党员、群众缺乏了解和本位主义等原因难以入围。(2)从党政系统外选拔人才与现行人事制度的矛盾。实践表明,允许优秀村干部、企事业管理人员和科技人员报名参选,对于调动各阶层人员的政治参与热情、改善镇班子知识构成是有利的,但与国家公务员的录用制度有所冲突。(3)人大代表与选民意志的一致问题。现行法律规定,代表十人联名完全有权提出新的候选人,如果选民提出候选人不能当选,这就不可避免地与选民的意志发生冲突。选民直接选举乡镇国家机关领导人员,须重新定位乡镇人大代表的地位与作用,这是选民直接选举乡镇国家机关领导人员所面临的最大难题。(4)对直选领导干部管理问题。现行干部交流、干部调整、干部考核制度不能适应直选需要,经过实践,进一步完善干部管理机制,更好尊重地党员、选民的选择,在调整和交流当选者时,听取党员、选民的意见,创造环境,促使当选者施政纲领的实施。在广大党员、选民对当选者不满意时,能启动罢免程序,等等。(5)降低直选成本问题。现行试点程序比较繁琐,选举的时间较长,工作量大,投入的人力、财力较多。在今后的实践中,设置合理必要的程序,降低成本,以利推广。
3、公推直选是新时期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途径。毛泽东有句名言: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因素。党的干部人事制度关系到党的执政能力的高低。用什么方式选好干部,配强班子,既是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主要目标,更是增强党的执政能力的重要途径。实行公推直选,就是要把那些“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人民群众信得过”的优秀干部选拔出来,切实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努力提高执政能力。公推直选打破了我们以往公开选拔领导干部的局限,对镇主要领导或整个镇领导班子进行了公推直选,是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工作在更大范围、更高层面上的又一新探索。我们感到:在坚持党管干部和公开、公平、公正原则的前提下,全面贯彻干部“四化”方针,采用公推直选等干部选拔任用的新方式、新机制,努力选好配强各级领导班子,建设好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是真正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的必由之路。
4、公推直选是引导领导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任职观的关键措施。建立科学的干部考核评价体系,全面、客观、准确地考核评价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德才表现和工作实绩,对干部的思想和工作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实行公推直选,就是要在建立民主机制、竞争机制的基础上,探索引入新的干部评价机制,通过这个机制,既更好地实施对干部的教育培养、选拔任用和监督管理,更有利于实现广大干部德才素质的自我教育和自我完善,最终引导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和任职观。在公推直选工作中,我们始终坚持广大党员群众推贤选优,如在确定候选人初步人选中,平桥镇和埭头镇都采用了民主推荐形式,都作自我介绍、竞职演说等,把对干部的评判权、选择权和监督权更多地交给群众,以民主拥护、民意公认作为干部评价、使用的重要标准,这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绝大部分干部原有的价值观念,引发了他们价值取向变化。实践证明:坚持择优选拔、群众公认的用人标准,引导干部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用权于民,有利于广大领导干部进一步增强宗旨意识,真正把对上负责和对下负责统一起来,使广大干部在思想上牢固确立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的任职观、政绩观。
三、问题的剖析:必须在实践中探索解决的难点
镇领导干部“公推直选”面临的主要问题。 (1)思想认识方面的误区。一些镇领导干部对“公推直选”不理解,把消极因素看得过重。一些基层党员群众把“公推直选”简单等同于党内职务就是要完全按党员意志,行政职务就是要完全按代表意志或选民意志行事,要不要上级党的领导关系不大。还有的说,在发扬民主上不应该有底线,越民主越好,不应在“公推直选”中设置条条框框来加以限制。 (2)制度设计方面的欠缺。“公推直选”作为新生事物,存在着科学、完备和系统性不够的问题。如与法律和党内有关规定相悖,根据党的基层组织选举工作条例规定,基层党组织的书记应由委员选举产生。又如配套的措施不够健全,重选轻管,没有建立配套的教育、管理、监督制度,缺少有力 《“公推直选”乡镇党政领导班子成员的实践与思考(第2页)》出自:www.89xue.com网
www.89xue.com 的目标管理机制。(3)政策环境方面的制衡。如由于党委、政府运作信息的封闭,有限的“知情权”使选举人平时对候选人信息了解少,加上试点工作从宣传发动至选举,时间较短,选举人对候选人的德才方面难以有实质性的了解,缺少足够的“知情”,没有准确的比较,致使选民意志表达打了折扣,往往容易从众或随意选择。
领导干部“公推直选”中暴露的难点。 (1)“公推直选”与党组织调配人才资源的矛盾。由于“公推直选”的民主选择余地和结果不确定性增大,从而给县(市)委有序推进干部交流、培养锻炼年轻干部和优化班子的素质、性格结构带来了较大难度。从“公推直选”结果来看,口碑较好的本地干部当选概率很大,一些优秀的外地干部因党员、群众缺乏了解和本位主义等原因难以入围。(2)从党政系统外选拔人才与现行人事制度的矛盾。实践表明,允许优秀村干部、企事业管理人员和科技人员报名参选,对于调动各阶层人员的政治参与热情、改善镇班子知识构成是有利的,但与国家公务员的录用制度有所冲突。(3)人大代表与选民意志的一致问题。现行法律规定,代表十人联名完全有权提出新的候选人,如果选民提出候选人不能当选,这就不可避免地与选民的意志发生冲突。选民直接选举乡镇国家机关领导人员,须重新定位乡镇人大代表的地位与作用,这是选民直接选举乡镇国家机关领导人员所面临的最大难题。(4)对直选领导干部管理问题。现行干部交流、干部调整、干部考核制度不能适应直选需要,经过实践,进一步完善干部管理机制,更好尊重地党员、选民的选择,在调整和交流当选者时,听取党员、选民的意见,创造环境,促使当选者施政纲领的实施。在广大党员、选民对当选者不满意时,能启动罢免程序,等等。(5)降低直选成本问题。现行试点程序比较繁琐,选举的时间较长,工作量大,投入的人力、财力较多。在今后的实践中,设置合理必要的程序,降低成本,以利推广。
Tag:工作汇报,工作汇报范文,报告总结 - 工作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