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年来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取得的明显成效和存在的问题
[10-16 19:28:08] 来源:http://www.89xue.com 调研报告 阅读:90次
摘要:(二)集中整顿了一批处于软弱涣散和瘫痪状态以及经济发展的村党支部。列入全国3年整顿计划的后进村党支部有14.1万个,占农村党支部总数的19.6。两年来整顿过的村共12.7万个,据1996年8月底9月初10个省区交叉检查结果分析,80以上的后进村,经过整顿有了进步,有些变化较大。这些进步和变化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支部领导班子建设得到加强,初步解决了"有人办事"的问题各地因地制宜,结合自身状况,普遍采取"内选"、"外返"、"上培"、"下派"、"横挂"、"纵联"等形式,选配村党。
两年来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取得的明显成效和存在的问题,标签:调研报告范文,http://www.89xue.com
(二)集中整顿了一批处于软弱涣散和瘫痪状态以及经济发展的村党支部。
列入全国3年整顿计划的后进村党支部有14.1万个,占农村党支部总数的19.6。两年来整顿过的村共12.7万个,据1996年8月底9月初10个省区交叉检查结果分析,80以上的后进村,经过整顿有了进步,有些变化较大。这些进步和变化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支部领导班子建设得到加强,初步解决了"有人办事"的问题各地因地制宜,结合自身状况,普遍采取"内选"、"外返"、"上培"、"下派"、"横挂"、"纵联"等形式,选配村党支部书记。在第一批整顿的村党支部中,新选任支部书记4.8万人。这些同志大多比较年轻,文化程度高,工作能力较强。上任以后,可以迅速改变党支部软弱涣散和瘫痪状态,打开了工作局面,其中有的还由后进变成先进。
2、壮大集体经济实力,初步解决了"有钱办事"的问题各地在整顿后进村时,始终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开展工作。在帮助后进村寻找经济发展路子的过程中,既扶持农户经营,又注重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既抓短平快项目,又注重抓好能长远支撑当地经济发展的骨干项目;并采取加大资金投入、实行部门对口帮扶、富裕村带贫困村等措施,发展经济,有些已初见成效。
3、解决了一批影响当地改革、发展和稳定的紧迫问题特别是在清理财务、整顿社会治安秩序、治山治水、通电修路、扶贫济困等方面,办了许多实事,收到良好效果,受到群众的好评。
(三)按照"五个好"的目标推动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
各地在整顿后进村党支部的同时,根据各类党支部的不同情况,加强分类指导,提高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整体水平。一是创建小康村,引导先进党支部向新的更高目标迈进;二是激励和帮助处于中间状态的村党支部赶先进,上水平;三是从制度建设入手,抓好村级组织配套建设。各地按照《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规定,广泛开展村民自治活动,关于按照有法律、法规的要求,制定村规民约,依法建制,以制治村。与此同时,共青团妇联、民兵等组织也有所改善和加强。
(四)培训农村基层干部工作有了较大进步
各地在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中,按照中组部、中宣部的要求,大规模培训农村党员和干部。据统计,两年来,共培训乡村两级党员干部88.5万人,党员骨干1109.7万人。有些地方省、地、县、乡分级负责,一齐动手抓培训。培训中,既注重思想政治教育,又加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知识、科技知识和法律知识的学习,在提高思想政治素质的同时,增强党员、干部发展经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能力。
(五)乡镇党委的建设和整顿正在逐步展开
各地结合乡镇党委和政府换届工作,从三个方面有计划地开展整顿建设工作。
1、查、摸底、排队
有些省区组织了专门力量,对乡镇党委的现状进行专题调查。
2、制定规划,明确要解决的突出问题
有些省区以文件形式下发了乡镇党委建设意见,并明确要求,乡镇党委建设要着重解决少数班子作风建设不好、领导能力不强、工作水平不高、少数干部作风漂浮、以权谋私等问题。
3、着手整顿后进乡镇党委
经过两年来的整顿和建设,广大农村基层组织、特别是一批后进村党支部有了明显变化,其自身的凝聚力,对农民群众的号召力,都不同程度地得到提高和增强。在1996年战胜特大洪涝灾害的斗争中,以党支部为核心的农村基层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经受住了考验,发挥了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赢得了人民群众的信任和称赞。这也是对两年来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和整顿工作的检验。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应该看到农村基层组织的建设和整顿中还存在五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少数领导同志对抓好这项工作的认识和工作不到位。有的认为抓经济建设是硬任务,抓党的建设是软指标,尚未摆正二者的关系,把主要精力用于跑项目、引资金和迎来送往上。有的对农村党建工作不是一抓到底,而是观风向,听风声,工作时紧时松。有的习惯于大轰大嗡,工作停留在开会和一般号召、发文件上,缺乏具体措施和督促检查。还有一些人在经过两年整顿之后,产生松劲情绪、畏难情绪或差不多的思想,有的地方宣布整顿任务已经完成。摆出一副收摊架势等等。
(二)集中整顿了一批处于软弱涣散和瘫痪状态以及经济发展的村党支部。
列入全国3年整顿计划的后进村党支部有14.1万个,占农村党支部总数的19.6。两年来整顿过的村共12.7万个,据1996年8月底9月初10个省区交叉检查结果分析,80以上的后进村,经过整顿有了进步,有些变化较大。这些进步和变化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支部领导班子建设得到加强,初步解决了"有人办事"的问题各地因地制宜,结合自身状况,普遍采取"内选"、"外返"、"上培"、"下派"、"横挂"、"纵联"等形式,选配村党支部书记。在第一批整顿的村党支部中,新选任支部书记4.8万人。这些同志大多比较年轻,文化程度高,工作能力较强。上任以后,可以迅速改变党支部软弱涣散和瘫痪状态,打开了工作局面,其中有的还由后进变成先进。
2、壮大集体经济实力,初步解决了"有钱办事"的问题各地在整顿后进村时,始终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开展工作。在帮助后进村寻找经济发展路子的过程中,既扶持农户经营,又注重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既抓短平快项目,又注重抓好能长远支撑当地经济发展的骨干项目;并采取加大资金投入、实行部门对口帮扶、富裕村带贫困村等措施,发展经济,有些已初见成效。
3、解决了一批影响当地改革、发展和稳定的紧迫问题特别是在清理财务、整顿社会治安秩序、治山治水、通电修路、扶贫济困等方面,办了许多实事,收到良好效果,受到群众的好评。
(三)按照"五个好"的目标推动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
各地在整顿后进村党支部的同时,根据各类党支部的不同情况,加强分类指导,提高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整体水平。一是创建小康村,引导先进党支部向新的更高目标迈进;二是激励和帮助处于中间状态的村党支部赶先进,上水平;三是从制度建设入手,抓好村级组织配套建设。各地按照《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规定,广泛开展村民自治活动,关于按照有法律、法规的要求,制定村规民约,依法建制,以制治村。与此同时,共青团妇联、民兵等组织也有所改善和加强。
(四)培训农村基层干部工作有了较大进步
各地在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中,按照中组部、中宣部的要求,大规模培训农村党员和干部。据统计,两年来,共培训乡村两级党员干部88.5万人,党员骨干1109.7万人。有些地方省、地、县、乡分级负责,一齐动手抓培训。培训中,既注重思想政治教育,又加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知识、科技知识和法律知识的学习,在提高思想政治素质的同时,增强党员、干部发展经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能力。
(五)乡镇党委的建设和整顿正在逐步展开
各地结合乡镇党委和政府换届工作,从三个方面有计划地开展整顿建设工作。
1、查、摸底、排队
有些省区组织了专门力量,对乡镇党委的现状进行专题调查。
2、制定规划,明确要解决的突出问题
有些省区以文件形式下发了乡镇党委建设意见,并明确要求,乡镇党委建设要着重解决少数班子作风建设不好、领导能力不强、工作水平不高、少数干部作风漂浮、以权谋私等问题。
3、着手整顿后进乡镇党委
经过两年来的整顿和建设,广大农村基层组织、特别是一批后进村党支部有了明显变化,其自身的凝聚力,对农民群众的号召力,都不同程度地得到提高和增强。在1996年战胜特大洪涝灾害的斗争中,以党支部为核心的农村基层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经受住了考验,发挥了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赢得了人民群众的信任和称赞。这也是对两年来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和整顿工作的检验。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应该看到农村基层组织的建设和整顿中还存在五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少数领导同志对抓好这项工作的认识和工作不到位。有的认为抓经济建设是硬任务,抓党的建设是软指标,尚未摆正二者的关系,把主要精力用于跑项目、引资金和迎来送往上。有的对农村党建工作不是一抓到底,而是观风向,听风声,工作时紧时松。有的习惯于大轰大嗡,工作停留在开会和一般号召、发文件上,缺乏具体措施和督促检查。还有一些人在经过两年整顿之后,产生松劲情绪、畏难情绪或差不多的思想,有的地方宣布整顿任务已经完成。摆出一副收摊架势等等。
Tag:调研报告,调研报告范文,报告总结 - 调研报告
上一篇:加强鞭炮专业化生产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