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扶持壮大民营经济推进县域经济民营化的调研报告
[10-16 19:28:08] 来源:http://www.89xue.com 调研报告 阅读:90次
摘要: 2、建立企业发展环境投诉中心,由县纪委书记任中心主任。负责受理和处理民营企业的投诉,查处破坏企业发展环境、侵犯企业合法权益的案件,维护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秩序。2003年,投诉中心为民营企业挽回经济损失60余万元。 3、实施帮扶民营企业“四个一”工程。“四个一”工程是指一名县领导、一个县直部门、一家金融机构帮扶一家民营企业。 4、切实保护民营企业、业主及其从业人员的人身安全,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严厉打击各种欺行霸市、强买强卖、敲诈勒索、制假售假等违法犯罪行为,为民营企业保驾护航。 (三)层层落实责任制,确保民营经济健康发展 县委、县政府根据州民营经济工作局下达给我县的民营经济预期。
关于扶持壮大民营经济推进县域经济民营化的调研报告,标签:调研报告范文,http://www.89xue.com
2、建立企业发展环境投诉中心,由县纪委书记任中心主任。负责受理和处理民营企业的投诉,查处破坏企业发展环境、侵犯企业合法权益的案件,维护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秩序。2003年,投诉中心为民营企业挽回经济损失60余万元。
3、实施帮扶民营企业“四个一”工程。“四个一”工程是指一名县领导、一个县直部门、一家金融机构帮扶一家民营企业。
4、切实保护民营企业、业主及其从业人员的人身安全,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严厉打击各种欺行霸市、强买强卖、敲诈勒索、制假售假等违法犯罪行为,为民营企业保驾护航。
(三)层层落实责任制,确保民营经济健康发展
县委、县政府根据州民营经济工作局下达给我县的民营经济预期目标,将产值营业额、增加值、实交税金三个指标进行目标分解,与各乡镇签订责任状,作为考核各乡镇党委、政府和县直有关部门领导班子工作实绩的重要内容。各乡镇相应成立民营经济发展专班,将签订的民营经济发展指标分解下达到村组和乡镇职能部门,做到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
《关于扶持壮大民营经济推进县域经济民营化的调研报告》出自:www.89xue.com网
www.89xue.com 三、制约全县民营经济发展的五大因素
(一)发展环境依然欠优
一是由于思想解放程度不够,受长期计划经济的束缚。在政策制定和发展领域方面都存在等待观望的现象,不敢大胆探索和突破,从而制约了民营经济的全方位发展。二是在全社会尚未完全形成全面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氛围,少数地方和少数职能部门把民营企业当“唐僧肉”,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吃、拿、卡、要”,且有新的表现。少数社会成员“仇富”心理比较严重。三是办事难、效率低。行政代理服务中心所作的实行零环节ban证制度、限时办结制度和服务“一条龙”的承诺没有完全落实。
(二)融资渠道不畅
**辖区内现有金融机构八家(含邮政储蓄),其中商业性金融机构5家。二00三年,全县金融机构总存款达159185万元,而各项贷款总额仅76969万元,存贷比为2.1:1。从贷款增量来看,到二00三年末,全县商业性金融机构共新增贷款1204万元,而主要是农业贷款。从银行资金供给能力看,近几年存款增长较快,辖内商业银行资金供给能力显著提高。几年来,商业银行信贷业务的相对萎缩与众多中小企业的强烈资金需求形成尖锐矛盾,银行作为企业资金供应的主渠道已呈现梗阻,严重制约了全县民营中小企业的正常经营和发展。
导致民营中小企业贷款难的主要原因有以下七个方面:
一是贷款担保落实难。按新的贷款办法,为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基层金融机构只能发放担保贷款。但民营中小企业又难以找到合适的担保人。我县虽已成立了担保组织,但因其筹资渠道狭窄,资金来源不足,根本无法满足中小企业发展的需求。二是银行授权授信集中,基层银行功能退化。近年来,各银行加大了对基层行的控制,上收了大额贷款的审批权,实行集中管理。不仅影响了贷款发放的灵活性,同时,也延长了贷款的审批时间,影响企业贷款需求的时效。三是惜贷现象严重。近几年来,商业银行过分强调贷款的安全性,实行贷款第一责任人风险管理,并将收贷收息与职工工资、奖金等挂钩,甚至推行“贷款终身追究制”,使一些信贷员产生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惜贷心理。四是抵押贷款手续复杂,费用高。目前,银行对企业主要发放风险较小的抵押、担保贷款,但企业一般仅有房屋、设备等作为抵押品,不仅需要对抵押品进行评估、公证、登记等,手续极为复杂,且收费高,而且在企业真正不能归还贷款时,银行也很难进行处理。五是企业诚信度不高,中小企业普遍存在信用缺失现象,如信用观念淡薄、虚假财务信息和逃废银行债务等,从而形成银行“惧贷”。六是法院执法力度不够,金融债权保全难以落实。七是企业科技含量低,对银行缺乏吸引力。
(三)协调机制不够健全
2、建立企业发展环境投诉中心,由县纪委书记任中心主任。负责受理和处理民营企业的投诉,查处破坏企业发展环境、侵犯企业合法权益的案件,维护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秩序。2003年,投诉中心为民营企业挽回经济损失60余万元。
3、实施帮扶民营企业“四个一”工程。“四个一”工程是指一名县领导、一个县直部门、一家金融机构帮扶一家民营企业。
4、切实保护民营企业、业主及其从业人员的人身安全,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严厉打击各种欺行霸市、强买强卖、敲诈勒索、制假售假等违法犯罪行为,为民营企业保驾护航。
(三)层层落实责任制,确保民营经济健康发展
县委、县政府根据州民营经济工作局下达给我县的民营经济预期目标,将产值营业额、增加值、实交税金三个指标进行目标分解,与各乡镇签订责任状,作为考核各乡镇党委、政府和县直有关部门领导班子工作实绩的重要内容。各乡镇相应成立民营经济发展专班,将签订的民营经济发展指标分解下达到村组和乡镇职能部门,做到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
《关于扶持壮大民营经济推进县域经济民营化的调研报告》出自:www.89xue.com网
www.89xue.com 三、制约全县民营经济发展的五大因素
(一)发展环境依然欠优
一是由于思想解放程度不够,受长期计划经济的束缚。在政策制定和发展领域方面都存在等待观望的现象,不敢大胆探索和突破,从而制约了民营经济的全方位发展。二是在全社会尚未完全形成全面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氛围,少数地方和少数职能部门把民营企业当“唐僧肉”,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吃、拿、卡、要”,且有新的表现。少数社会成员“仇富”心理比较严重。三是办事难、效率低。行政代理服务中心所作的实行零环节ban证制度、限时办结制度和服务“一条龙”的承诺没有完全落实。
(二)融资渠道不畅
**辖区内现有金融机构八家(含邮政储蓄),其中商业性金融机构5家。二00三年,全县金融机构总存款达159185万元,而各项贷款总额仅76969万元,存贷比为2.1:1。从贷款增量来看,到二00三年末,全县商业性金融机构共新增贷款1204万元,而主要是农业贷款。从银行资金供给能力看,近几年存款增长较快,辖内商业银行资金供给能力显著提高。几年来,商业银行信贷业务的相对萎缩与众多中小企业的强烈资金需求形成尖锐矛盾,银行作为企业资金供应的主渠道已呈现梗阻,严重制约了全县民营中小企业的正常经营和发展。
导致民营中小企业贷款难的主要原因有以下七个方面:
一是贷款担保落实难。按新的贷款办法,为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基层金融机构只能发放担保贷款。但民营中小企业又难以找到合适的担保人。我县虽已成立了担保组织,但因其筹资渠道狭窄,资金来源不足,根本无法满足中小企业发展的需求。二是银行授权授信集中,基层银行功能退化。近年来,各银行加大了对基层行的控制,上收了大额贷款的审批权,实行集中管理。不仅影响了贷款发放的灵活性,同时,也延长了贷款的审批时间,影响企业贷款需求的时效。三是惜贷现象严重。近几年来,商业银行过分强调贷款的安全性,实行贷款第一责任人风险管理,并将收贷收息与职工工资、奖金等挂钩,甚至推行“贷款终身追究制”,使一些信贷员产生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惜贷心理。四是抵押贷款手续复杂,费用高。目前,银行对企业主要发放风险较小的抵押、担保贷款,但企业一般仅有房屋、设备等作为抵押品,不仅需要对抵押品进行评估、公证、登记等,手续极为复杂,且收费高,而且在企业真正不能归还贷款时,银行也很难进行处理。五是企业诚信度不高,中小企业普遍存在信用缺失现象,如信用观念淡薄、虚假财务信息和逃废银行债务等,从而形成银行“惧贷”。六是法院执法力度不够,金融债权保全难以落实。七是企业科技含量低,对银行缺乏吸引力。
(三)协调机制不够健全
Tag:调研报告,调研报告范文,报告总结 - 调研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