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现状、问题及解决的途径和方法
[10-16 19:27:26] 来源:http://www.89xue.com 调研报告 阅读:90次
摘要: 今年以来,**区对农村基层干部分两个阶段进行了培训,第一阶段在去年农闲季节,区委党校对乡镇副科以上干部和部分村支书、村委主任进行了两期培训,同时各乡镇党校对村支书、村委主任和广大党员也进行了培训。培训的主要内容是党的十六大精神;第二阶段在今年全区三级干部会议之后,以乡镇为单位,分片集中广大农村党员学习贯彻区“三干会”精神。全区96.8%的农村党员普遍接受了培训。通过培训,农村党员的政治意识有所提高。广大农村党员主动对上级的方针、政策进行思考和领会,以求紧跟政策要求,适应发展需要。相当一部分的农村党员有意识地加紧“充电”,充实提高自己,党员队伍的整体素质明显提高。 在解决村级后继乏人问。
当前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现状、问题及解决的途径和方法,标签:调研报告范文,http://www.89xue.com
今年以来,**区对农村基层干部分两个阶段进行了培训,第一阶段在去年农闲季节,区委党校对乡镇副科以上干部和部分村支书、村委主任进行了两期培训,同时各乡镇党校对村支书、村委主任和广大党员也进行了培训。培训的主要内容是党的十六大精神;第二阶段在今年全区三级干部会议之后,以乡镇为单位,分片集中广大农村党员学习贯彻区“三干会”精神。全区96.8%的农村党员普遍接受了培训。通过培训,农村党员的政治意识有所提高。广大农村党员主动对上级的方针、政策进行思考和领会,以求紧跟政策要求,适应发展需要。相当一部分的农村党员有意识地加紧“充电”,充实提高自己,党员队伍的整体素质明显提高。
在解决村级后继乏人问题上,**区的主要做法是优化党员队伍结构,重点在35岁以下的青年农民中发展党员。通过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在短时间内彻底消灭空白点、薄弱点、老化点,以形成科学合理的党员队伍。对三年以上未发展党员的村,加大培养培训力度,可不受指标限制,实行计划单列,做到早培养、早成熟、早发展。对回村的优秀青年、退伍军人,确定专人,或采取每个支委成员包一名发展对象的办法,进行重点培养。同时,在急难险重任务中,给他们压担子,经受锻炼。对外出打工、务工经商、有一技之长的青年农民,党支部确定专人联姻结对,不断进行党的知识培养教育,让其在外学习市场经济本领,在内陶冶思想情操,引导回村担当历史重任。
二、存在问题
在取得成绩的同时,**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仍存有一些薄弱环节,从客观和主观上分析,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是自然条件差。**区属于插花贫困山区,土壤贫瘠,干旱少雨,灾害频繁,交通不便,信息闭塞,人畜饮水困难,缺水缺电缺资源,群众生产生活条件落后,集体经济相对少,即使有的党员干部想带领农民脱贫致富,也受到恶劣的自然环境束缚,发展缓慢,久而久之,形成了“条件差不发展,不发展条件差”的恶性循环。同时由于长期处于封闭状态的生产和生活环境,农村干部接受再教育和新知识的机会少,他们的 《当前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现状、问题及解决的途径和方法(第2页)》出自:www.89xue.com网
www.89xue.com 科学文比素质普遍较低,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吃不透,造成了在实际工作中的被动局面。
二是思想观念旧。在贫困山区,有的村干部认为现在搞市场经济,是个人显能耐、露本事的时期,村支书的作用主要是守好摊子、维持好“班子”,保证工作不出岔子、村里不出乱子就行了,满足于维持现有状态,不求发展,更不愿追求和接受新知识、新方法、新经验,创业动机不足,不愿承担风险,思想保守,无所作为。有的村干部思想拘泥于传统思维框架,抓农村党建工作靠老经验办事情,对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农村党建工作没有超前眼光,没有长远打算,工作被动应付,得过且过。
三是经费投入少。近年来,贫困山区农村经济有了一定发展,群众生活得到初步改善。但由于自然条件差,经济基础相对薄弱,集体经济多数仍然是空白,以至在党建方面投资极少或根本无投资,甚至出现无活动场所的现象,影响了农村党建工作的开展。
三是思想认识不到位。一些乡镇没有把党的建设摆上应有的位置,研究不够,指导不力,有的乡镇把经济建设与党建工作割裂开来,重经济轻党建、重组织建设轻思想建设的现象不仅没有消除,反而更加突出,表现在抓农村党建工作思路不清,活动载体不明,组织措施不力,工作中表现为盲目性、应酬性。一些乡镇领导错误地认为,只要把经济搞上去了,党建工作也就抓好了,用经济建设代替党建工作;也有的一些乡镇领导认为经济工作是硬指标,容易抓出政绩,党建工作是软任务,不抓也好应付。往往是谈起经济工作头头是道,说起党建工作理屈词穷,不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
四是政策宣传不够深入。少数乡镇没有组织农村党员干部系统地学习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包村蹲点干部也不深入农村、深入农户进行广泛宣传,加之农村干部素质低,很少组织群众学习,致使群众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知之甚少,甚至一无所知,严重地影响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农村的落实。
今年以来,**区对农村基层干部分两个阶段进行了培训,第一阶段在去年农闲季节,区委党校对乡镇副科以上干部和部分村支书、村委主任进行了两期培训,同时各乡镇党校对村支书、村委主任和广大党员也进行了培训。培训的主要内容是党的十六大精神;第二阶段在今年全区三级干部会议之后,以乡镇为单位,分片集中广大农村党员学习贯彻区“三干会”精神。全区96.8%的农村党员普遍接受了培训。通过培训,农村党员的政治意识有所提高。广大农村党员主动对上级的方针、政策进行思考和领会,以求紧跟政策要求,适应发展需要。相当一部分的农村党员有意识地加紧“充电”,充实提高自己,党员队伍的整体素质明显提高。
在解决村级后继乏人问题上,**区的主要做法是优化党员队伍结构,重点在35岁以下的青年农民中发展党员。通过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在短时间内彻底消灭空白点、薄弱点、老化点,以形成科学合理的党员队伍。对三年以上未发展党员的村,加大培养培训力度,可不受指标限制,实行计划单列,做到早培养、早成熟、早发展。对回村的优秀青年、退伍军人,确定专人,或采取每个支委成员包一名发展对象的办法,进行重点培养。同时,在急难险重任务中,给他们压担子,经受锻炼。对外出打工、务工经商、有一技之长的青年农民,党支部确定专人联姻结对,不断进行党的知识培养教育,让其在外学习市场经济本领,在内陶冶思想情操,引导回村担当历史重任。
二、存在问题
在取得成绩的同时,**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仍存有一些薄弱环节,从客观和主观上分析,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是自然条件差。**区属于插花贫困山区,土壤贫瘠,干旱少雨,灾害频繁,交通不便,信息闭塞,人畜饮水困难,缺水缺电缺资源,群众生产生活条件落后,集体经济相对少,即使有的党员干部想带领农民脱贫致富,也受到恶劣的自然环境束缚,发展缓慢,久而久之,形成了“条件差不发展,不发展条件差”的恶性循环。同时由于长期处于封闭状态的生产和生活环境,农村干部接受再教育和新知识的机会少,他们的 《当前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现状、问题及解决的途径和方法(第2页)》出自:www.89xue.com网
www.89xue.com 科学文比素质普遍较低,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吃不透,造成了在实际工作中的被动局面。
二是思想观念旧。在贫困山区,有的村干部认为现在搞市场经济,是个人显能耐、露本事的时期,村支书的作用主要是守好摊子、维持好“班子”,保证工作不出岔子、村里不出乱子就行了,满足于维持现有状态,不求发展,更不愿追求和接受新知识、新方法、新经验,创业动机不足,不愿承担风险,思想保守,无所作为。有的村干部思想拘泥于传统思维框架,抓农村党建工作靠老经验办事情,对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农村党建工作没有超前眼光,没有长远打算,工作被动应付,得过且过。
三是经费投入少。近年来,贫困山区农村经济有了一定发展,群众生活得到初步改善。但由于自然条件差,经济基础相对薄弱,集体经济多数仍然是空白,以至在党建方面投资极少或根本无投资,甚至出现无活动场所的现象,影响了农村党建工作的开展。
三是思想认识不到位。一些乡镇没有把党的建设摆上应有的位置,研究不够,指导不力,有的乡镇把经济建设与党建工作割裂开来,重经济轻党建、重组织建设轻思想建设的现象不仅没有消除,反而更加突出,表现在抓农村党建工作思路不清,活动载体不明,组织措施不力,工作中表现为盲目性、应酬性。一些乡镇领导错误地认为,只要把经济搞上去了,党建工作也就抓好了,用经济建设代替党建工作;也有的一些乡镇领导认为经济工作是硬指标,容易抓出政绩,党建工作是软任务,不抓也好应付。往往是谈起经济工作头头是道,说起党建工作理屈词穷,不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
四是政策宣传不够深入。少数乡镇没有组织农村党员干部系统地学习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包村蹲点干部也不深入农村、深入农户进行广泛宣传,加之农村干部素质低,很少组织群众学习,致使群众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知之甚少,甚至一无所知,严重地影响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农村的落实。
Tag:调研报告,调研报告范文,报告总结 - 调研报告
上一篇:简述“执行难”的成因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