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协关于新农村建设调研报告
[10-16 19:27:26] 来源:http://www.89xue.com 调研报告 阅读:90次
摘要: 3、创新思路、积极探索,初步形成了一套符合本地实际的工作路径和技术路径。在工作路径上,首先是成立新农村建设理事会,成员由村民自主推选产生,通过理事会制定村规民约,实现村民的自主管理、自主实施、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其次,在新农村示范点的建设中,采取“统一扶助标准、择优选择定点、实行以奖代补、农民自主建设”的办法进行推动。“统一扶助标准”,就是政府根据本地农村实际和自身财力状况,确定建设项目及补助标准,并向社会公开。“择优选择定点”,就是通过新农村建设理事会与农户签订建设意向协议,自主向政府申报,把农民自愿参与率高的村确定为新农村建设示范点,并实行动态管理,政府对示范点进行项目建设补助。“实行以奖代。
市政协关于新农村建设调研报告,标签:调研报告范文,http://www.89xue.com
3、创新思路、积极探索,初步形成了一套符合本地实际的工作路径和技术路径。在工作路径上,首先是成立新农村建设理事会,成员由村民自主推选产生,通过理事会制定村规民约,实现村民的自主管理、自主实施、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其次,在新农村示范点的建设中,采取“统一扶助标准、择优选择定点、实行以奖代补、农民自主建设”的办法进行推动。“统一扶助标准”,就是政府根据本地农村实际和自身财力状况,确定建设项目及补助标准,并向社会公开。“择优选择定点”,就是通过新农村建设理事会与农户签订建设意向协议,自主向政府申报,把农民自愿参与率高的村确定为新农村建设示范点,并实行动态管理,政府对示范点进行项目建设补助。“实行以奖代补”,就是改变过去政府资金拨付办法,以政府采购实物进行补贴的形式,引导和激励农民投资、投劳建设家园,使政府投入发挥“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同时又使农民成为投入的主体和受益的主体。“农民自主建设”,就是村庄的整治改造、“三清三改”、基础设施及公益事业的建设,都通过新农村建设理事会来组织实施,做到建设资金由理事会筹集管理、建设合同由理事会签订、工程进度由理事会督促、建设质量由理事会监管。同时,立足欠发达地区农村实际,积极探索了一些花钱少受益面大的技术路径。
4、整合力量资源、创新工作机制,形成了全社会支持和参与新农村建设的强大合力。一是强化领导。市、县两级都成立了以党委主要领导为组长、市、县直综合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新农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对新农村建设统一规划、指挥、调度和协调,整合领导力量、整合资源、整合资金项目,指导、支持和参与新农村建设。二是结合先进性教育活动,组织市、县、乡万名机关干部深入农村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参与新农村建设,并下派新农村建设指导员,指导和参与新农村建设。三是对各类涉农支农资金和项目统筹安排和集约投放。各级财政设立了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建立了多元化筹资机制,广辟资金渠道。四是动员和组织各行各业、社会各界尽其所能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支持和服务,形成全社会支持农业、关爱农民、服务农村的浓厚氛围。
5、量力而行、务求实效、稳中求快,确保了新农村建设健康持续深入向前推进。新农村建设是一项长期艰巨的历史任务。赣州从启动这项工作开始就一直强调要做好长期作战的思想准备,并注意正确处理几个关系。一是急与缓的关系,既从农民群众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入手,创造条件加快推进,同时又尊重事物发展的内在规律,不急于求成、浮躁冒进。二是远与近的关系,着眼长远搞好规划,同时又立足当前,根据当前工作实际及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提出阶段性工作任务和针对性的政策措施。三是点与面的关系,坚持抓点带面、发挥典型示范作用,以不平衡发展带动全面发展。同时,注重建章立制,把一些行之有效的制 《市政协关于新农村建设调研报告(第2页)》出自:www.89xue.com网
www.89xue.com 度和做法以规范性文件的形式明确下来,使新农村建设逐步转入制度化、规范化、持续发展、良性循环的轨道。
自去赣州考察以来,调研组的同志一直在讨论、在反思:与我市相比,赣州的村落聚集程度很低,农业经济基础较弱,农民人均纯收入(2005年约2690元)不高,但为什么赣州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走在了全国的前头,成为全国各地学习的样板?这给我们以深深地启示。主要是:
1、新农村建设必须从农民身边最直接的利益入手。新农村建设千头万绪,必须从解决农民最关心、最愿意、最容易得到实惠的具体问题入手。赣州以“三清三改”为突破口,大力整治村容村貌,基本实现了道路硬化、庭院净化、街道亮化、村庄绿化,彻底改变了农村脏乱差现象,农民群众深深地感受到了党的恩情,享受到了改革开放的成果,新农村建设得到了农民发自内心的拥护。
2、新农村建设必须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必须充分调动其参与的积极性。赣州通过宣传发动,以农民自愿、村民自治为主,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规定全村80%以上的农民自愿同意后,才能被确定为新农村建设示范点,不搞强迫命令,不搞大包大揽,从而较好地引导和动员广大群众自觉地投身到新农村建设中。
3、创新思路、积极探索,初步形成了一套符合本地实际的工作路径和技术路径。在工作路径上,首先是成立新农村建设理事会,成员由村民自主推选产生,通过理事会制定村规民约,实现村民的自主管理、自主实施、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其次,在新农村示范点的建设中,采取“统一扶助标准、择优选择定点、实行以奖代补、农民自主建设”的办法进行推动。“统一扶助标准”,就是政府根据本地农村实际和自身财力状况,确定建设项目及补助标准,并向社会公开。“择优选择定点”,就是通过新农村建设理事会与农户签订建设意向协议,自主向政府申报,把农民自愿参与率高的村确定为新农村建设示范点,并实行动态管理,政府对示范点进行项目建设补助。“实行以奖代补”,就是改变过去政府资金拨付办法,以政府采购实物进行补贴的形式,引导和激励农民投资、投劳建设家园,使政府投入发挥“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同时又使农民成为投入的主体和受益的主体。“农民自主建设”,就是村庄的整治改造、“三清三改”、基础设施及公益事业的建设,都通过新农村建设理事会来组织实施,做到建设资金由理事会筹集管理、建设合同由理事会签订、工程进度由理事会督促、建设质量由理事会监管。同时,立足欠发达地区农村实际,积极探索了一些花钱少受益面大的技术路径。
4、整合力量资源、创新工作机制,形成了全社会支持和参与新农村建设的强大合力。一是强化领导。市、县两级都成立了以党委主要领导为组长、市、县直综合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新农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对新农村建设统一规划、指挥、调度和协调,整合领导力量、整合资源、整合资金项目,指导、支持和参与新农村建设。二是结合先进性教育活动,组织市、县、乡万名机关干部深入农村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参与新农村建设,并下派新农村建设指导员,指导和参与新农村建设。三是对各类涉农支农资金和项目统筹安排和集约投放。各级财政设立了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建立了多元化筹资机制,广辟资金渠道。四是动员和组织各行各业、社会各界尽其所能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支持和服务,形成全社会支持农业、关爱农民、服务农村的浓厚氛围。
5、量力而行、务求实效、稳中求快,确保了新农村建设健康持续深入向前推进。新农村建设是一项长期艰巨的历史任务。赣州从启动这项工作开始就一直强调要做好长期作战的思想准备,并注意正确处理几个关系。一是急与缓的关系,既从农民群众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入手,创造条件加快推进,同时又尊重事物发展的内在规律,不急于求成、浮躁冒进。二是远与近的关系,着眼长远搞好规划,同时又立足当前,根据当前工作实际及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提出阶段性工作任务和针对性的政策措施。三是点与面的关系,坚持抓点带面、发挥典型示范作用,以不平衡发展带动全面发展。同时,注重建章立制,把一些行之有效的制 《市政协关于新农村建设调研报告(第2页)》出自:www.89xue.com网
www.89xue.com 度和做法以规范性文件的形式明确下来,使新农村建设逐步转入制度化、规范化、持续发展、良性循环的轨道。
自去赣州考察以来,调研组的同志一直在讨论、在反思:与我市相比,赣州的村落聚集程度很低,农业经济基础较弱,农民人均纯收入(2005年约2690元)不高,但为什么赣州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走在了全国的前头,成为全国各地学习的样板?这给我们以深深地启示。主要是:
1、新农村建设必须从农民身边最直接的利益入手。新农村建设千头万绪,必须从解决农民最关心、最愿意、最容易得到实惠的具体问题入手。赣州以“三清三改”为突破口,大力整治村容村貌,基本实现了道路硬化、庭院净化、街道亮化、村庄绿化,彻底改变了农村脏乱差现象,农民群众深深地感受到了党的恩情,享受到了改革开放的成果,新农村建设得到了农民发自内心的拥护。
2、新农村建设必须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必须充分调动其参与的积极性。赣州通过宣传发动,以农民自愿、村民自治为主,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规定全村80%以上的农民自愿同意后,才能被确定为新农村建设示范点,不搞强迫命令,不搞大包大揽,从而较好地引导和动员广大群众自觉地投身到新农村建设中。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Tag:调研报告,调研报告范文,报告总结 - 调研报告
上一篇:企业工会工作调研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