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在外环路外发展现代都市农业的思考
[10-16 19:27:26] 来源:http://www.89xue.com 调研报告 阅读:90次
摘要: 3、南京都市农业 目前该市旅游农业已初步形成了三个圈层的布局:一是近郊区,这一地区交通方便,主要开发建设以观赏游览、体验农业为主的农业公园、花卉、观赏园等项目,如江心洲农业休闲观光园;二是中郊区,主要发展观光休闲、农耕体验、农业教育旅游项目,如蔬菜科技园等;三是远郊区,以休闲疗养、农业文化体验、风景观光为主,如溧水无想寺森林公园、东屏湖度假区、六合石柱林及金牛湖度假区等。 4、成都都市农业 目前,成都的都市农业还在起步期,目前有名气的如五朵金花、龙泉桃花节、郫县农科村、两河森林公园、北湖公园等 《关于在外环路外发展现代都市农业的思考》出自:www.89xue.com网www.89xu。
关于在外环路外发展现代都市农业的思考,标签:调研报告范文,http://www.89xue.com
3、南京都市农业
目前该市旅游农业已初步形成了三个圈层的布局:一是近郊区,这一地区交通方便,主要开发建设以观赏游览、体验农业为主的农业公园、花卉、观赏园等项目,如江心洲农业休闲观光园;二是中郊区,主要发展观光休闲、农耕体验、农业教育旅游项目,如蔬菜科技园等;三是远郊区,以休闲疗养、农业文化体验、风景观光为主,如溧水无想寺森林公园、东屏湖度假区、六合石柱林及金牛湖度假区等。
4、成都都市农业
目前,成都的都市农业还在起步期,目前有名气的如五朵金花、龙泉桃花节、郫县农科村、两河森林公园、北湖公园等 《关于在外环路外发展现代都市农业的思考》出自:www.89xue.com网
www.89xue.com 。但从目前来看存在政府投入大,经济收益不明显,尤其缺少整体联动、互动项目(游客参与项目)太少。
二、外环路外片区经济社会发展现状
(一)基本情况
龙潭街道外环路外,涉及建设、光明、新民、平丰四个社区和院东、高洪部分居民小组,属土地利用规划中的“198”范围(基本农田保护区域),距三环路龙潭立交5公里。该片区共有47个居民小组,有居民3021户,人口10481人,幅员面积11352.75亩。
农民以传统农业生产为主。主要种植粮食(水稻、小麦)、蔬菜和养殖家禽、渔业。2003年在区政府的扶持下,建设、新居光明、平丰、高洪、院东6个社区种植了黄金梨1200多亩,目前进入试产期。平丰已发展竹架大棚无公害蔬菜100多亩,取得较好效益。农民收入主要来源于种养殖收入和务工收入,2005年人均收入在4900元左右,低于三环路周边的农民平均收入。
企业发展水平低。由于道路不畅,地理位置偏僻,该片区的企业数量不多,规模小,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不明显。
社区集体经济薄弱。光明、新民、平丰、高洪4个社区2005年才脱贫。集体经济收入主要来源于集体堰塘、土地发包收入和企业[本文转载自[www.89xue.com网-http://www.89xue.com找文章,到www.89xue.com网]协调管理费,缺少发展后劲。2005年社区集体可支配收入在15-20万元之间。
村民农耕意识较强。由于地方偏僻,社区干部和群众的观念较落后,小农意识比较强,思想阻力比较大。
(二)该片区发展都市农业的优势分析
外环路外片区,发展都市农业具有以下优势:
1、道路畅通,交通方便。该片区有外环路经过,据说外环路将在此处开设路口;双龙路和龙石路以及乡村路网相连,交通方便,满足游客通行。
2、距城区近,与其他景点相呼应。距离城区15公里,同时与北湖、熊猫基地、昭觉寺、动物园等景点相互呼应,相互补充。
3、地形起伏,基础较好。该片区地形起伏,有山、有水,污染小,空气清新、环境优美,加之有大量鱼塘、千亩黄金梨、无公害蔬菜作基础,适合都市农业发展。
4、该片区的村民长期从事农业生产,勤劳朴实、心地善良,热情好客,民风淳朴,安居乐业。
三、外环路外发展都市农业的建议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统筹城乡发展战略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统揽工作全局,着力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勇于破解“三农”难题,大胆探索新形势下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和增加农民收入的新路子,为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和近郊农村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夯实基础。
(二)明确定位,整体打造
在发展目标的定位上,该片区都市农业要从处于西南大都市的市郊出发,努力建设成为成都美丽的后花园,既美化市郊环境和调节成都气候,又为市民提供一个休闲旅游场所,同时为社区集体经济发展和农民转移就业提供平台。
在功能定位上,应该强化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观念,发展多功能的现代农业生产模式。在强化生态功能的基础上,进一步发挥丰富文化生活的功能,即发展绿色环保、休闲娱乐的新型生态农业、观光农业、休闲农业、体验农业和设施农业等。这些新型农业模式可以与成都的文化底蕴相辅相成,满足市民反璞归真的旅游心愿,为成都的人文景观旅游再添一道自然情趣和旅游美景。
3、南京都市农业
目前该市旅游农业已初步形成了三个圈层的布局:一是近郊区,这一地区交通方便,主要开发建设以观赏游览、体验农业为主的农业公园、花卉、观赏园等项目,如江心洲农业休闲观光园;二是中郊区,主要发展观光休闲、农耕体验、农业教育旅游项目,如蔬菜科技园等;三是远郊区,以休闲疗养、农业文化体验、风景观光为主,如溧水无想寺森林公园、东屏湖度假区、六合石柱林及金牛湖度假区等。
4、成都都市农业
目前,成都的都市农业还在起步期,目前有名气的如五朵金花、龙泉桃花节、郫县农科村、两河森林公园、北湖公园等 《关于在外环路外发展现代都市农业的思考》出自:www.89xue.com网
www.89xue.com 。但从目前来看存在政府投入大,经济收益不明显,尤其缺少整体联动、互动项目(游客参与项目)太少。
二、外环路外片区经济社会发展现状
(一)基本情况
龙潭街道外环路外,涉及建设、光明、新民、平丰四个社区和院东、高洪部分居民小组,属土地利用规划中的“198”范围(基本农田保护区域),距三环路龙潭立交5公里。该片区共有47个居民小组,有居民3021户,人口10481人,幅员面积11352.75亩。
农民以传统农业生产为主。主要种植粮食(水稻、小麦)、蔬菜和养殖家禽、渔业。2003年在区政府的扶持下,建设、新居光明、平丰、高洪、院东6个社区种植了黄金梨1200多亩,目前进入试产期。平丰已发展竹架大棚无公害蔬菜100多亩,取得较好效益。农民收入主要来源于种养殖收入和务工收入,2005年人均收入在4900元左右,低于三环路周边的农民平均收入。
企业发展水平低。由于道路不畅,地理位置偏僻,该片区的企业数量不多,规模小,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不明显。
社区集体经济薄弱。光明、新民、平丰、高洪4个社区2005年才脱贫。集体经济收入主要来源于集体堰塘、土地发包收入和企业[本文转载自[www.89xue.com网-http://www.89xue.com找文章,到www.89xue.com网]协调管理费,缺少发展后劲。2005年社区集体可支配收入在15-20万元之间。
村民农耕意识较强。由于地方偏僻,社区干部和群众的观念较落后,小农意识比较强,思想阻力比较大。
(二)该片区发展都市农业的优势分析
外环路外片区,发展都市农业具有以下优势:
1、道路畅通,交通方便。该片区有外环路经过,据说外环路将在此处开设路口;双龙路和龙石路以及乡村路网相连,交通方便,满足游客通行。
2、距城区近,与其他景点相呼应。距离城区15公里,同时与北湖、熊猫基地、昭觉寺、动物园等景点相互呼应,相互补充。
3、地形起伏,基础较好。该片区地形起伏,有山、有水,污染小,空气清新、环境优美,加之有大量鱼塘、千亩黄金梨、无公害蔬菜作基础,适合都市农业发展。
4、该片区的村民长期从事农业生产,勤劳朴实、心地善良,热情好客,民风淳朴,安居乐业。
三、外环路外发展都市农业的建议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统筹城乡发展战略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统揽工作全局,着力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勇于破解“三农”难题,大胆探索新形势下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和增加农民收入的新路子,为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和近郊农村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夯实基础。
(二)明确定位,整体打造
在发展目标的定位上,该片区都市农业要从处于西南大都市的市郊出发,努力建设成为成都美丽的后花园,既美化市郊环境和调节成都气候,又为市民提供一个休闲旅游场所,同时为社区集体经济发展和农民转移就业提供平台。
在功能定位上,应该强化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观念,发展多功能的现代农业生产模式。在强化生态功能的基础上,进一步发挥丰富文化生活的功能,即发展绿色环保、休闲娱乐的新型生态农业、观光农业、休闲农业、体验农业和设施农业等。这些新型农业模式可以与成都的文化底蕴相辅相成,满足市民反璞归真的旅游心愿,为成都的人文景观旅游再添一道自然情趣和旅游美景。
Tag:调研报告,调研报告范文,报告总结 - 调研报告
上一篇:关于我县人才流失的思考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