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阶段农村扶贫的发展态势与对策
[10-16 19:27:26] 来源:http://www.89xue.com 调研报告 阅读:90次
摘要: (三)突出重点工程,狠抓基础设施建设。今年计划修建公路10条、40公里,架设桥梁2座。我县围绕产业的发展,狠抓项目区基础设施配套建设。截至目前,新修扩修乡村公路35条,158公里,其中新修公路96公里,扩修公路62公里,覆盖35个村、1.45万户、5.93万人。天升、龙仙、大范、九条岭、孔楚、白扬、林家等村级公路的修建基本解决了当地农户千百年来肩挑背驮的疾苦;新改造观太公路22公里,覆盖6村、2800户、9520人;新建桥梁2座(升坪大桥、九里中桥)286延米。今年公路建设超额完成任务,一是省市下达我县年度计划任务全部实施;二是集中扶持重点贫困村公路建设已部分启动;三是县级乡道公路建设任务预期完成。同时,。
新阶段农村扶贫的发展态势与对策,标签:调研报告范文,http://www.89xue.com
(三)突出重点工程,狠抓基础设施建设。今年计划修建公路10条、40公里,架设桥梁2座。我县围绕产业的发展,狠抓项目区基础设施配套建设。截至目前,新修扩修乡村公路35条,158公里,其中新修公路96公里,扩修公路62公里,覆盖35个村、1.45万户、5.93万人。天升、龙仙、大范、九条岭、孔楚、白扬、林家等村级公路的修建基本解决了当地农户千百年来肩挑背驮的疾苦;新改造观太公路22公里,覆盖6村、2800户、9520人;新建桥梁2座(升坪大桥、九里中桥)286延米。今年公路建设超额完成任务,一是省市下达我县年度计划任务全部实施;二是集中扶持重点贫困村公路建设已部分启动;三是县级乡道公路建设任务预期完成。同时,新建水池(窖)800口;对郭家坝镇柑桔示范园水利设施进行了配套;解决了水田坝乡初级中学2500名师生的饮水困难。
&n 《新阶段农村扶贫的发展态势与对策》出自:www.89xue.com网
www.89xue.com bsp; (四)突出环境改善,狠抓“三大工程”实施。
搬迁扶贫工程。由于我县自然环境恶劣,有3000多户、近13000人居住在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的地方,搬迁扶贫工程是这部分人从根本上摆脱贫困的唯一途径。实施新阶段扶贫开发规划以来,我县已实施搬迁扶贫1001户、3023人。并在实际工作中探索出一套完整的运行模式和管理办法。一是锁定搬迁区域。海拔位置较高,气候条件恶劣,生存环境艰难的高寒地区;地处偏僻,居住分散,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需巨额投资的偏远地区;山高坡陡,土地贫瘠,发展无望的“穷骨头”地区;二是锁定搬迁对象。全县有3773户、12991 人需搬迁扶贫;三是编制了《秭归县以工代赈搬迁扶贫规划》;四是创建了搬迁扶贫四种模式。能人进城,贫困户下坪的梯级安置模式;兴建居民点的集中安置模式;政府作媒,牵线搭桥的插花安置模式;投亲靠友的外迁安置模式。
同时,我们加强了搬迁扶贫资金的管理。一是捆绑资金,归口管理。县直各部门将争取的开发式移民资金按照“各负其责、各记其功、捆绑使用”的原则,统一划拨到县扶贫办建立专帐,专人专户、专款专用,严禁挪用、截留;二是实行报帐制度,按照进度拨款。率先在开发式移民资金中实行了资金报帐制度。开发式移民年度项目严格按照“户申请、村审核、乡审定、县审批”的原则进行申报和审批。乡镇根据审批的项目启动工程后,填报《专项资金拨款申请表》申拨资金,县扶贫办根据搬迁进度预拨资金。农户实施搬迁经验收合格后,领取搬迁补助资金。由乡镇将农户补助资金领款凭证和居民点基础设施费原始凭证报县扶贫办审查核帐;三是采用“一册四证四联单”,规范项目资金运作程序。对每年度搬迁对象的确定,乡镇在认真调查,农户自愿申请的基础上,编制《开发式移民花名册》报县审批。农户实施搬迁后,县扶贫办凭“四证”进行验收。即:搬迁农户重获生产资料的证明、旧房拆除证明、新建(购)房证明、动迁人口户口证明。搬迁农户领取搬迁补助资金采用“四联单”,搬迁户、乡镇、县扶贫办、资金来源部门各持一联存查、记帐。
今年计划搬迁437户、1500人,其中:政府主导搬迁310户、1000人。截至10月底,政府主导搬迁267户、826人。预计12月底,可完成年度搬迁任务。据统计,搬迁农户平均住房面积由搬迁前的72平方米增加到搬迁后的104平方米,户平增加了32平方米,有38%的农户新增了砖预结构的楼房;86.4%的农户有0.5亩以上经济林(园);农户饮水的距离由搬迁前的户均620米缩短到搬迁后的户均40米,有86%的农户实现了引水上缸;农户居住地与公路的距离由搬迁前的户均4.8公里缩短到400米;年人均纯收入由搬迁前的780元增加到1020元;100%的搬迁农户可收听(看)到广播电视;大部分农户已基本摆脱贫困。
“五改三建”工程。 今年计划实施“五改三建”600户,现已完成380户。整个工程做到了“统一规划设计,统一时间要求,统一施工图纸,统一验收标准”,工程的实施收到了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还有220户正处于启动阶段, 其主要原因是农户自身经济实力不强,政府扶持项目资金尚未到位。
(三)突出重点工程,狠抓基础设施建设。今年计划修建公路10条、40公里,架设桥梁2座。我县围绕产业的发展,狠抓项目区基础设施配套建设。截至目前,新修扩修乡村公路35条,158公里,其中新修公路96公里,扩修公路62公里,覆盖35个村、1.45万户、5.93万人。天升、龙仙、大范、九条岭、孔楚、白扬、林家等村级公路的修建基本解决了当地农户千百年来肩挑背驮的疾苦;新改造观太公路22公里,覆盖6村、2800户、9520人;新建桥梁2座(升坪大桥、九里中桥)286延米。今年公路建设超额完成任务,一是省市下达我县年度计划任务全部实施;二是集中扶持重点贫困村公路建设已部分启动;三是县级乡道公路建设任务预期完成。同时,新建水池(窖)800口;对郭家坝镇柑桔示范园水利设施进行了配套;解决了水田坝乡初级中学2500名师生的饮水困难。
&n 《新阶段农村扶贫的发展态势与对策》出自:www.89xue.com网
www.89xue.com bsp; (四)突出环境改善,狠抓“三大工程”实施。
搬迁扶贫工程。由于我县自然环境恶劣,有3000多户、近13000人居住在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的地方,搬迁扶贫工程是这部分人从根本上摆脱贫困的唯一途径。实施新阶段扶贫开发规划以来,我县已实施搬迁扶贫1001户、3023人。并在实际工作中探索出一套完整的运行模式和管理办法。一是锁定搬迁区域。海拔位置较高,气候条件恶劣,生存环境艰难的高寒地区;地处偏僻,居住分散,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需巨额投资的偏远地区;山高坡陡,土地贫瘠,发展无望的“穷骨头”地区;二是锁定搬迁对象。全县有3773户、12991 人需搬迁扶贫;三是编制了《秭归县以工代赈搬迁扶贫规划》;四是创建了搬迁扶贫四种模式。能人进城,贫困户下坪的梯级安置模式;兴建居民点的集中安置模式;政府作媒,牵线搭桥的插花安置模式;投亲靠友的外迁安置模式。
同时,我们加强了搬迁扶贫资金的管理。一是捆绑资金,归口管理。县直各部门将争取的开发式移民资金按照“各负其责、各记其功、捆绑使用”的原则,统一划拨到县扶贫办建立专帐,专人专户、专款专用,严禁挪用、截留;二是实行报帐制度,按照进度拨款。率先在开发式移民资金中实行了资金报帐制度。开发式移民年度项目严格按照“户申请、村审核、乡审定、县审批”的原则进行申报和审批。乡镇根据审批的项目启动工程后,填报《专项资金拨款申请表》申拨资金,县扶贫办根据搬迁进度预拨资金。农户实施搬迁经验收合格后,领取搬迁补助资金。由乡镇将农户补助资金领款凭证和居民点基础设施费原始凭证报县扶贫办审查核帐;三是采用“一册四证四联单”,规范项目资金运作程序。对每年度搬迁对象的确定,乡镇在认真调查,农户自愿申请的基础上,编制《开发式移民花名册》报县审批。农户实施搬迁后,县扶贫办凭“四证”进行验收。即:搬迁农户重获生产资料的证明、旧房拆除证明、新建(购)房证明、动迁人口户口证明。搬迁农户领取搬迁补助资金采用“四联单”,搬迁户、乡镇、县扶贫办、资金来源部门各持一联存查、记帐。
今年计划搬迁437户、1500人,其中:政府主导搬迁310户、1000人。截至10月底,政府主导搬迁267户、826人。预计12月底,可完成年度搬迁任务。据统计,搬迁农户平均住房面积由搬迁前的72平方米增加到搬迁后的104平方米,户平增加了32平方米,有38%的农户新增了砖预结构的楼房;86.4%的农户有0.5亩以上经济林(园);农户饮水的距离由搬迁前的户均620米缩短到搬迁后的户均40米,有86%的农户实现了引水上缸;农户居住地与公路的距离由搬迁前的户均4.8公里缩短到400米;年人均纯收入由搬迁前的780元增加到1020元;100%的搬迁农户可收听(看)到广播电视;大部分农户已基本摆脱贫困。
“五改三建”工程。 今年计划实施“五改三建”600户,现已完成380户。整个工程做到了“统一规划设计,统一时间要求,统一施工图纸,统一验收标准”,工程的实施收到了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还有220户正处于启动阶段, 其主要原因是农户自身经济实力不强,政府扶持项目资金尚未到位。
Tag:调研报告,调研报告范文,报告总结 - 调研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