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市水环境保护和生态环境建设
[10-16 19:27:26] 来源:http://www.89xue.com 调研报告 阅读:90次
摘要: 2、水体污染的治理。根据水域的纳污能力大小调整经济布局和产业结构,在东莞运河流域、寒溪河流域、石马河流域应禁止用水量大、污染严重的新项目上马;突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对生污染工业应按照国家有关标准进行调整,现阶段应重点放在水泥、造纸、电镀等行业的治理、关闭工作上。 3、建立水质监测网及加强管理、执法。在供水水源地、排污口等地点建立水质自动监测站网,实现全市水质监测自动化。另外,相关管理部门应根据自己的职责,加强对污染源的查处,协助环境保护部门做好集水范围内的环境管理工作。 四、水土保持工作 1、水土流失的治理,又分人为水土流失治理及自然水土流失治理。人为水土流失具有流失量大、危害严重的特点。
论我市水环境保护和生态环境建设,标签:调研报告范文,http://www.89xue.com
2、水体污染的治理。根据水域的纳污能力大小调整经济布局和产业结构,在东莞运河流域、寒溪河流域、石马河流域应禁止用水量大、污染严重的新项目上马;突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对生污染工业应按照国家有关标准进行调整,现阶段应重点放在水泥、造纸、电镀等行业的治理、关闭工作上。
3、建立水质监测网及加强管理、执法。在供水水源地、排污口等地点建立水质自动监测站网,实现全市水质监测自动化。另外,相关管理部门应根据自己的职责,加强对污染源的查处,协助环境保护部门做好集水范围内的环境管理工作。
四、水土保持工作
1、水土流失的治理,又分人为水土流失治理及自然水土流失治理。人为水土流失具有流失量大、危害严重的特点,治理的重点是做好弃土弃渣的拦蓄、边坡的维护、裸露土地的植被恢复等。按照“谁破坏谁治理”的原则,落实业主或责任人限期进行治理,治理经费由责任人负担。我市的自然水土流失属于丘陵台地侵蚀类型,特点是平原面积大,山坡坡度和缓,相对高度多在60米到80米以内。治理措施采取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相结合,以生物措施为主。生物措施是乔灌草结 《论我市水环境保护和生态环境建设》出自:www.89xue.com网
www.89xue.com 合,以草先行。先种生长快且茂密的草木,覆盖地面,防止径流、雨滴冲刷,种植耐瘦、生长速度快的树木,并尽可能种上阔叶林和混交林,在此基础上,种植本地生的灌木和藤本木,形成多层次的亚热带林结构,形成良好的生态环境,保持水土。
2、水土保持监测站的建设及水土保持监督执法。根据广东省水利厅1994年制定的《广东省水土保持监测网络规划》,要求我市在20xx年前建成一个水土保持监测站,实时实地监测水土流失状况及治理效益动态变化。水土保持监督执法应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的有关规定,落实并规范水土保持方案报告制度,将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的审批纳入法定的工作程序。
《论我市水环境保护和生态环境建设(第2页)》出自:www.89xue.com网
2、水体污染的治理。根据水域的纳污能力大小调整经济布局和产业结构,在东莞运河流域、寒溪河流域、石马河流域应禁止用水量大、污染严重的新项目上马;突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对生污染工业应按照国家有关标准进行调整,现阶段应重点放在水泥、造纸、电镀等行业的治理、关闭工作上。
3、建立水质监测网及加强管理、执法。在供水水源地、排污口等地点建立水质自动监测站网,实现全市水质监测自动化。另外,相关管理部门应根据自己的职责,加强对污染源的查处,协助环境保护部门做好集水范围内的环境管理工作。
四、水土保持工作
1、水土流失的治理,又分人为水土流失治理及自然水土流失治理。人为水土流失具有流失量大、危害严重的特点,治理的重点是做好弃土弃渣的拦蓄、边坡的维护、裸露土地的植被恢复等。按照“谁破坏谁治理”的原则,落实业主或责任人限期进行治理,治理经费由责任人负担。我市的自然水土流失属于丘陵台地侵蚀类型,特点是平原面积大,山坡坡度和缓,相对高度多在60米到80米以内。治理措施采取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相结合,以生物措施为主。生物措施是乔灌草结 《论我市水环境保护和生态环境建设》出自:www.89xue.com网
www.89xue.com 合,以草先行。先种生长快且茂密的草木,覆盖地面,防止径流、雨滴冲刷,种植耐瘦、生长速度快的树木,并尽可能种上阔叶林和混交林,在此基础上,种植本地生的灌木和藤本木,形成多层次的亚热带林结构,形成良好的生态环境,保持水土。
2、水土保持监测站的建设及水土保持监督执法。根据广东省水利厅1994年制定的《广东省水土保持监测网络规划》,要求我市在20xx年前建成一个水土保持监测站,实时实地监测水土流失状况及治理效益动态变化。水土保持监督执法应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的有关规定,落实并规范水土保持方案报告制度,将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的审批纳入法定的工作程序。
《论我市水环境保护和生态环境建设(第2页)》出自:www.89xue.com网
Tag:调研报告,调研报告范文,报告总结 - 调研报告
上一篇:巴中市能源发展的现状和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