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技术学院2017级学子黎轶事迹材料
学子风采:
实践出真知,努力创精彩
——记应用技术学院06级学子黎轶◇陈 灵 文银香
生活总充满着跌宕起伏,能够在千变万化的生活中活出自己的风采,是每个人追求的理想境界。近日,我们有幸采访到应用技术学院06级学生会主席黎轶。在采访过程中,他的沉着干练、自信稳重,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以幽默风趣的话语向我们阐述了他在实践活动方面的一些经历和经验,并谈及了自己对于实践活动这一区域的见解和建议,让我们深刻的体会到了“实践出真知”的真实含义,也让我们看到了他努力创造出的那份属于自己的精彩。
记者:我们了解到你在实践活动方面做得非常的成功,你是否从小就有培养自己实践能力的意识?
黎轶:说到这一点,其实这和我的家庭环境有很大的关系,我的父亲在从商之前,曾是工厂里的干部,我母亲在学生时代,从高中到大学一直都担任着学生会主席一职。相对应的,他们对我的教育态度一直很开明,他们注重的是培养我的实践能力。记得我8、9岁的时候,父母给了我一笔200元的本钱,让我自己去做生意,在那个时候,很流行一种两层的文具盒,我当时就把目光定在那个上面,但一天我无意中发现,有个商店有三层的文具盒,于是,我的第一笔资金就全部用来买了那种文具盒,第一笔生意比我想象中的容易,我取得了成功。
记者:进入大学,你是怎样完成“学生会主席之梦”的呢?
黎轶:说实话,我进大学的时候从来没有想过这些,只是很单纯的想交更多的朋友。一次偶然的机会,我站上了竞选的舞台,然而却落选了。我是一个不服输的人,我从不轻言放弃。于是我就走上了担任学生干部的道路,从系学生会实践部副部长、校团委实践部干事,一直不断的努力,到现在的学生会主席。其实,这和我个人的性格有很大的关系,我对每件事情的坚持都出乎人的意料,我是那种越挫越勇的人,从不轻言放弃,对工作认真踏实,这些都是成功不可或缺的。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我明确自己到底想要什么,为了这些我渴望得到的东西,我需要做怎样的努力。
记者:据我们了解,你在工作期间参与过各种各样的活动,你觉得给你印象最深的有哪些?
黎轶:对,在我工作期间,基本上每学期都要组织策划十几、二十几次活动。给我印象最深的有两次。一次是大一那年感恩节做的主题为“戒毒所—关爱失足人员”的活动,我记得最清楚的一个情景就是当天那些失足人员在给亲人写家书的时候嚎啕大哭,那一刻,我深刻的认识到家和家人的重要性。另一次是去年6月高考期间的“志愿服务高考活动”,那次的活动影响范围很广,基本上是涪陵的每个高考考点都有我们的志愿者。那天天下着瓢泼的大雨,事出突然,很多考生都没有带雨伞,我们的志愿者就用他们的雨伞去接那些考生,当时那个场面震撼了我。然后,在去年下半年招聘新干事的时候,有校外人士到学校应聘,说是因为我们那次服务高考的活动让他们感触很深,时隔这么久,还有人记得,这让我感到很欣慰。
记者:能否谈一下你实践活动组织策划的灵感来源?
黎轶:其实我是不大爱进图书馆的,但每一次进图书馆,我会去看很多的报纸,比如《中国青年报》、《重庆青年报》、《重庆晚报》等,从上面了解国家的政策动态,社会焦点,再联系实际,考虑以怎样的方式去策划活动、服务社会。然后,就是多注意观察,留心身边的人的谈话,从他们的谈话中找出社会热点等。
记者:针对实践活动这一领域,你有什么好的建议要提供给大家?面对如此严峻的就业形势,你又如何规划自己的未来?
黎轶:我觉得最重要的就是坚持,永不言弃。工作能力是可以慢慢培养的,而这种精神则是自身应具有的。在工作中,首先,你必须端正自己的态度,虚心请教,自信而不自傲;其次,要留心观察周围的人和事,多了解国家时事,不要局限于自己的思想;另外就是要用一种正确的心态去做志愿活动,不要抱着赚取功名的态度去做。对于今后的人生策划,我有自己的打算,现在正为考取公务员作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