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写作互动教学法实践探索
[10-16 19:33:47] 来源:http://www.89xue.com 公文范例 阅读:90次
摘要:公文写作互动教学法实践探索胡佩公文写作,格式固定、语言枯燥,缺乏文学作品的形象性、生动性、感染力和吸引力。就教者而言,常常把主要精力放在解释定义、划分类别、阐述作用、强调写作要求上,往往忽视系统、有效的实践训练和智能开发;就学者而言,则消极、被动地听课,甚至敷衍应付。其实,公文写作有其独特的审美、独特的韵味,只是未被注意开掘而已。笔者通过对公文写作课堂教学的实践探索发现:突破旧的教学定势,注重挖掘教材的内在因素,积极创设实践教学场景,可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写作技能。一、创设情景,学以致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英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提出:“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的材料本身发生兴趣。”兴趣能推动人去寻找知识。
公文写作互动教学法实践探索,标签:公文范例范文,http://www.89xue.com
公文写作互动教学法实践探索
胡佩
公文写作,格式固定、语言枯燥,缺乏文学作品的形象性、生动性、感染力和吸引力。就教者而言,常常把主要精力放在解释定义、划分类别、阐述作用、强调写作要求上,往往忽视系统、有效的实践训练和智能开发;就学者而言,则消极、被动地听课,甚至敷衍应付。其实,公文写作有其独特的审美、独特的韵味,只是未被注意开掘而已。笔者通过对公文写作课堂教学的实践探索发现:突破旧的教学定势,注重挖掘教材的内在因素,积极创设实践教学场景,可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写作技能。
一、创设情景,学以致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英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提出:“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的材料本身发生兴趣。”兴趣能推动人去寻找知识,开扩眼界。对学习感兴趣的学生,学习会更加主动、积极,从而能提高学习效率和效果。为改变学生对公文写作课枯燥寡味的印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笔者通过创设情景,极大地调动了学生想学公文写作、想写公文的欲望。具体是:在讲完“行政公文”“工作总结”“工作计划”“简报”后,为了对这一部分所学知识进行一个全面的疏理和总结,笔者策划了一次“公文知识竞赛”活动。教学设计如下:
活动准备:使学生了解行政文书、事务文书的基本知识,提前两周告知学生拟举办“公文知识竞赛”活动的意图,并强调本次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全程由学生组织,目的是巩同公文知识,提高学生的组织、协调能力。
教师活动:1.成立“公文知识竞赛”活动筹委会;2.提出筹委会职责是分组、出题、组织活动全过程;3.明确写作要求:(1)拟一份举办“公文知识竞赛”活动的请示;(2)假设“请示”得到批准,拟一份活动计划,并写一份海报或通知;(3)以本次活动为内容,写一份活动总结,并编写一份活动简报。学生活动:1.召开筹委会会议,任命角色,布置任务;2.准备活动议程、活动道具,落实责任;3.分组出题并进行汇总整理,要求竞赛题目有必答题、抢答题、风险题、简答题、智能测试题等;4.筹委会主持竞赛,其他学生参与活动。
活动效果:教师通过创设竞赛活动场景,为学生提供实践训练的良好素材,使学生感到新奇、有趣、实用而积极响应。学生在具体的写作实践中,有效巩固了“请示”“通知”“计划”“总结”和“简报”等几种常用的公文写作知识;在具体的活动组织安排中,通过专门布置会场、书写横幅、购买小奖品等,使独立思考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得到充分锻炼,收到令教师意想不到的效果。
这种创设情景的教学方法,改变了传统教学以教师为中心的格局,使学生通过“仿真”训练,有一种亲临实际的感觉,改变了学生不到考试的时候不读教材的坏习惯,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写作技能。
二、精选例文,正反分析,加深学生知识印象
例文是学生从公文写作理论通向公文写作实践的桥梁,它既可以帮助学生对新学公文文体增加感性认识,又可以指导学生印证公文写作理论。典范的例文是学生仿写的好样板,相反,一些典型的“病文”也是学生可以为鉴的“靶子”。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往往对“析例”存在着不正确的认识和做法。一是认为例文浅显易懂,不讲自成,让学生自己看看、体会体会就行了,不做深入分析,致使例文中可资借鉴的写作要素没有进行梳理和挖掘,更谈不上引导学生掌握例文分析的方法,自然达不到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目的;二是例文分析全由教师包办,学生参与度低,致使课堂气氛沉闷。为此,教师要通过精选例文,准确分析,改变学生认为公文写作课是“空对空”的认识,帮助学生提高公文写作知识向公文写作技能的转化。笔者在“请示”教学中,选了下面一个例子:
红石乡政府公文
金红(92)18号
修建马岭至牛洞公路的报告
马岭、五坪、中峰、牛洞是我乡的贫困村,总人口七千多。制约这四个村脱贫致富的主要原因之一是交通闭塞,致使经济、文化生活落后,盛产的桐籽、杉木、李子、桃子、板栗不能变成商品。据估算,这几项经济作物若能运出销售,即可使四村群众人均收入500-600元。广大群众强烈要求修公路,渴望早日脱贫,表示愿意有钱出钱,有物出物,有力出力。
公文写作互动教学法实践探索
胡佩
公文写作,格式固定、语言枯燥,缺乏文学作品的形象性、生动性、感染力和吸引力。就教者而言,常常把主要精力放在解释定义、划分类别、阐述作用、强调写作要求上,往往忽视系统、有效的实践训练和智能开发;就学者而言,则消极、被动地听课,甚至敷衍应付。其实,公文写作有其独特的审美、独特的韵味,只是未被注意开掘而已。笔者通过对公文写作课堂教学的实践探索发现:突破旧的教学定势,注重挖掘教材的内在因素,积极创设实践教学场景,可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写作技能。
一、创设情景,学以致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英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提出:“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的材料本身发生兴趣。”兴趣能推动人去寻找知识,开扩眼界。对学习感兴趣的学生,学习会更加主动、积极,从而能提高学习效率和效果。为改变学生对公文写作课枯燥寡味的印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笔者通过创设情景,极大地调动了学生想学公文写作、想写公文的欲望。具体是:在讲完“行政公文”“工作总结”“工作计划”“简报”后,为了对这一部分所学知识进行一个全面的疏理和总结,笔者策划了一次“公文知识竞赛”活动。教学设计如下:
活动准备:使学生了解行政文书、事务文书的基本知识,提前两周告知学生拟举办“公文知识竞赛”活动的意图,并强调本次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全程由学生组织,目的是巩同公文知识,提高学生的组织、协调能力。
教师活动:1.成立“公文知识竞赛”活动筹委会;2.提出筹委会职责是分组、出题、组织活动全过程;3.明确写作要求:(1)拟一份举办“公文知识竞赛”活动的请示;(2)假设“请示”得到批准,拟一份活动计划,并写一份海报或通知;(3)以本次活动为内容,写一份活动总结,并编写一份活动简报。学生活动:1.召开筹委会会议,任命角色,布置任务;2.准备活动议程、活动道具,落实责任;3.分组出题并进行汇总整理,要求竞赛题目有必答题、抢答题、风险题、简答题、智能测试题等;4.筹委会主持竞赛,其他学生参与活动。
活动效果:教师通过创设竞赛活动场景,为学生提供实践训练的良好素材,使学生感到新奇、有趣、实用而积极响应。学生在具体的写作实践中,有效巩固了“请示”“通知”“计划”“总结”和“简报”等几种常用的公文写作知识;在具体的活动组织安排中,通过专门布置会场、书写横幅、购买小奖品等,使独立思考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得到充分锻炼,收到令教师意想不到的效果。
这种创设情景的教学方法,改变了传统教学以教师为中心的格局,使学生通过“仿真”训练,有一种亲临实际的感觉,改变了学生不到考试的时候不读教材的坏习惯,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写作技能。
二、精选例文,正反分析,加深学生知识印象
例文是学生从公文写作理论通向公文写作实践的桥梁,它既可以帮助学生对新学公文文体增加感性认识,又可以指导学生印证公文写作理论。典范的例文是学生仿写的好样板,相反,一些典型的“病文”也是学生可以为鉴的“靶子”。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往往对“析例”存在着不正确的认识和做法。一是认为例文浅显易懂,不讲自成,让学生自己看看、体会体会就行了,不做深入分析,致使例文中可资借鉴的写作要素没有进行梳理和挖掘,更谈不上引导学生掌握例文分析的方法,自然达不到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目的;二是例文分析全由教师包办,学生参与度低,致使课堂气氛沉闷。为此,教师要通过精选例文,准确分析,改变学生认为公文写作课是“空对空”的认识,帮助学生提高公文写作知识向公文写作技能的转化。笔者在“请示”教学中,选了下面一个例子:
红石乡政府公文
金红(92)18号
修建马岭至牛洞公路的报告
马岭、五坪、中峰、牛洞是我乡的贫困村,总人口七千多。制约这四个村脱贫致富的主要原因之一是交通闭塞,致使经济、文化生活落后,盛产的桐籽、杉木、李子、桃子、板栗不能变成商品。据估算,这几项经济作物若能运出销售,即可使四村群众人均收入500-600元。广大群众强烈要求修公路,渴望早日脱贫,表示愿意有钱出钱,有物出物,有力出力。
Tag:公文范例,公文范例范文,报告总结 - 公文范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