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确给宝宝喂药的方法
(5)在给小儿喂药时,应注意防止小儿将药物吐出,具体做法是让小儿头部略后仰,药物尽量倒在舌体后部或舌两侧,这样小儿不易吐出。
(6)若用小药匙喂药,则从婴儿的嘴角处顺口颊部位方向慢慢倒入药液,待药液咽下后才将药匙拿开,以防止患儿将药液吐出。可用拇指和食指轻轻捏双颊,使之吞咽。
(7)也可以用眼药水瓶或注射器从小儿牙列与颊部之间插入,将药液注入,头略后仰,药液即流入到咽部,进而咽进胃中,因药物不经过舌,小儿很难将药物吐出。
(8)婴儿喂药应在喂奶前或两次喂奶之间进行,以免因服药时呕吐而将奶吐出引起误吸。
(9)任何药物不应混于奶中哺喂,以免影响药效,如果药物需要放在奶中服用,需要经过医生同意。
(10)小儿不开口时,家长常用手捏紧鼻子迫使小儿张口,把药物从口中灌进去,这种喂药方法是极不恰当的,常会引导致小儿呛咳,易将药物吸入气道。家长应尽量避免这种粗暴的做法。
(11)对处于昏迷不能咽食或拒绝服药的小儿,应改用肌肉注射或静脉给药,必要时可经鼻插管鼻饲药物,也可由肛门直肠灌入。
不错哦
喂宝宝吃药的原则∶
1. 喂药工具勿伸入宝宝口腔太深的部位。
2.调和药物的开水要使用温凉的,热水会破坏药物的成份。
3.保持喂药环境的安静。
4.如非须饭后服用的药物,最好让宝宝在吃奶之前吃药,因为宝宝在饥饿状态下,会自然张口吸吮。
5.宝宝不肯张口,不要硬灌药,以免日后抗拒吃药。
6.喂宝宝服用悬浮液时,不要掺水,应等宝宝服下药物之后,再给他喝下与药物等量的水。(服用1cc悬浮液,就喝1cc白开水)
7.宝宝服用药物的效用以30分钟为准,如果在30分钟以内大量呕吐,就要再补服一剂。
不错哦
注意事项:
平时家长要做好教育工作,平时不要利用吃药、打针、去医院恐吓孩子,造成孩子对一些医疗行为的恐惧感,要告诉孩子生病后就需要吃药,接受医生的治疗,这样疾病才能很快痊愈。
1.吃药前一定要核对药物名称、药物剂量、使用说明、有无禁忌、是否在保质期内,准确无误后方可喂孩子;如果是液态制剂吃前一定要摇匀后再吃;药片研碎后倒入少许水,调成混悬状备用。吃完药后注意如何保存,防止由于保存不当引起药物变质。
2.喂药时不要采取撬嘴,捏紧鼻孔,强行灌药,这样更容易造成孩子的恐惧感,孩子挣扎后很容易呛着孩子引起误吸。尤其是一些油类的药物更要慎重,防止呛后引起吸入性肺炎。
3.不要在孩子张口说话或者大哭时突然喂药,这样很容易随着孩子的吸气而将药物误入气管。
4.药物不能与果汁、牛奶、豆浆、饭菜等食物一起同服,除非有特殊需要。因为这样做的结果很容易引起药物与食物间的不良反应或者降低药物的药效。
5.家长的表率作用十分重要,同时也要给孩子提供模仿的榜样,当孩子看到榜样被奖赏的行为时,就增加产生同样行为的倾向;反之,当孩子看到榜样被惩罚的行为时,就会抑制产生这种行为的倾向。
不错哦
不能捏着鼻子硬灌
小孩生病经常不肯配合吃药,连小嘴巴都闭得紧紧的。很多家长只能强行捏住宝贝的鼻子,逼着他们张口,再飞快地把药倒进嘴巴里。这么做,很容易呛到气管,严重的还会对肺造成损伤。
适度的鼓励和表扬有时会令孩子乖乖吃药。但如果孩子软硬不吃,怎么都不肯吃药,硬灌也是没办法的事。即使是灌,一般也要从一侧嘴角把药喂进去,不宜从嘴巴正中直接灌入,更不宜动作太猛。还切忌躺着喂药,如果孩子小,应斜斜抱起孩子,用滴管或注射器将药物喂进去。如果大孩子要吃胶囊类的药物时,应注意别昂头吞药,最好是将胶囊往嘴里塞进一点,然后稍稍低头喝水吞药,以免胶囊往口腔前面浮起而难以下咽。
吃药时间不能随便
什么时候该给孩子喂药,家长经常也拿不准。饭前?饭后?还是想起来就吃?似乎没什么差别。实际上,不同的药就得在不同的时段吃,否则药效很难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