芡实的副作用
芡实的食用注意事项
芡实甘,平,涩,无毒.补中益气,为滋养强壮性食物,具有固肾涩精,补脾止泄的功效.芡实在我国自古作 为永葆青春活力,防止未老先衰之良物.
意见建议:
芡实于品每百克含水分11 克,蛋白质11.8 克,脂肪0.2 克,碳水化合 物75.4 克,钙21 毫克,磷264 毫克,铁9.6 毫克,还含有少量维生素.所以请你放心,没有副作用.
食用芡实时的注意事项
宜忌: “凡外感前后, 疟痢疳痔, 气郁痞胀, 溺赤便秘, 食不运化及新产后皆忌之.”(《随息居饮食谱》)毒副作用暂缺。科学研究。
芡实一次不要吃得过多
芡实虽然有很多营养成分如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粗纤维、钙、磷、铁等,但芡实性质较固涩收敛,不但大便硬化者不宜食用,一般人也不适合把它当主粮吃。芡实分生用和炒用两种。生芡实以补肾为主,而炒芡实以健脾开胃为主。炒芡实一般药店有售,因炒制时,要加麦麸,并掌握一定的火候,家庭制作不方便。另外,亦有将芡实炒焦使用的,主要以补脾止泻为主。值得注意的是,芡实无论是生食还是熟食,一次切忌食之过多,否则难以消化。“生食过多,动风冷气,熟食过多,不益脾胃,兼难消化,小儿多食,令不长。”平时有腹胀症状的人更应忌食。
〖医家论药〗
“主湿痹腰脊膝痛, 补中除暴疾, 益精气, 强志, 令耳目聪明.”(《本经》)
“鸡头实, 甘淡, 得土之正味, 乃脾肾之药也.脾恶湿而肾恶燥, 鸡头实淡渗甘香, 则不伤于湿, 质黏味涩, 而又滑泽肥润, 则不伤于燥, 凡脾肾之药, 往往相反, 而此则相成, 故尤足贵也.”(《本草经百种录》)
“芡实, 佐使者也, 其功全在补肾去湿.夫补肾之药, 大多润泽者居多, 润泽者则未免少湿矣.芡实补中去湿, 性又不燥, 故能去邪水而补真水, 与诸补阴药同用, 尤能助之以添精, 不虑多投以增湿也.芡实不特益精, 且能涩精补肾.与山药并用, 各为末, 日日米饭调服.”(《本草新编》)
“芡实如何补脾, 以其味甘之故;芡实如何固肾, 以其味涩之故.惟其味甘补脾, 故能利湿, 而泄泻腹痛可治;惟其味涩固肾, 故能闭气, 而使遗带小便不禁皆愈.功与山药相似, 然山药之阴, 本有过于芡实, 而芡实之涩, 更有甚于山药;且山药兼补肺阴, 而芡实则止于脾肾而不及于肺.”
不错哦
食用芡实的方法
秋季用芡实进补,最简单的是制作芡实粥:将炒芡实50克倒入锅内,加水煮开片刻,再加淘洗干净的大米100克,粥成即可食用。常吃可健身体,强筋骨,耳聪目明。
也可制作芡实糊:将炒熟的芡实1000克研磨成粉,临服时,取50~100克粉末冲开水调服。随自己喜好,可加入芝麻、花生仁、核桃肉等。红景天的功效与吃法也是类似的。
民间常用炒芡实60克,瘦牛肉100克,加调料煮烂食用,也能取得较好的疗效。用芡实60克、红枣10克、花生30克,加入适量红糖合成大补汤,具有易消化、营养高、能调补脾胃、益气养血等功用,对体虚者、脾胃虚弱的产妇、贫血者、气短者具有良好的疗效。
若用芡实与瘦肉同炖,对解除神经痛、头痛、关节痛、腰腿痛等虚弱症状有很大的好处。
芡实的主要营养成分
种子含多量淀粉.每100g中含蛋白质4.4g,脂肪0.2g,碳水化物32g,粗纤维0.4g,灰分0.5g,钙9mg,磷110mg,铁0.4mg,硫胺素0.40mg,核黄素0.08mg,尼克酸2.5mg,抗坏血酸6mg,胡萝卜素微量.
不错哦
芡实的功效
1补中益气,为滋养强壮性食物,和莲子有些相似,但芡实的收敛固精作用比莲子强,适用于慢性泄泻和小便频数,梦遗滑精,妇女带多腰酸等。
2遗精滑精,虚弱小儿遗尿,老年人小便频数] 芡实15克,金樱子12克,菟丝子、车前子各9克,水煎服。小便频数及遗精。用秋石、白茯苓、芡实、莲子各二两,共研为末。加蒸枣做成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空心服,盐汤送下。此方名“四精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