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关联视角下的政府投资拉动效应探究
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化学工业、批发和零售贸易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对生产税净额影响较大,由于生产税净额为政府所得,因此政府主导的投资有动力偏向这些产业,一定程度上导致政府投资目标与总体经济发展目标的不一致。
3.2 考虑产能过剩部门的影响
本文构建的模型中考虑了产能过剩的情形,并设定了刻画产能过剩的代理变量,本节将做进一步实证分析。由于第三产业中绝大多数部门,如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教育等部门,其产品并非以实物方式存在,因而不存在存货增加的情形,故不考虑代码为35—42 这几个部门的产能过剩情况。
计算表明,42 个部门中,考虑产能过剩与否,不影响投资倍数及敏感度系数的部门排名顺序。但从表4 可知,当部门细分为135 个部门时,存货增加比例的均值和方差均变大,说明产能过剩问题在135 部门中分布不均衡,下面以农林牧渔业部门为例详细说明。
在农林牧渔业细分的五个部门中,畜牧业存货增加数额最多,占其最终使用的16.1%,该比例远远超过了正常的库存变动范围,说明其产品积压比较严重。虽然五个部门的存货增加,对总体只有2%的影响,但对单个部门最大影响达到6.35%。对135 个部门进行实证研究发现:产能过剩对投资倍数及敏感度系数和部门排名都有较大影响;由于过剩的产能未能进入流通领域,未进行有效的价值转化,且林毅夫(20xx)指出发展中国家较发达国家更易出现投资过度和产能过剩,由此将导致更为频仍的周期波动和更大的金融、经济危机,因此,为提高政府投资效率,更好应对当前危机,考虑各部门产能是否过剩是十分必要的。
3.3 十大振兴产业拉动经济效果测算
十大振兴产业中,除汽车工业、船舶工业及物流业外,其他产业在IO 表中并无对应部门,因此本文根据政府对十大产业的详细说明及IO 表中对各个产业部门的解释,将135 部门中相关部门进行合并,归入对应的产业之中,具体做法如表6 所示。
合并归类后,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