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谈语文教学中的有效互动
欢迎浏览,www.89xue.com小编为你提供的一篇关于略谈语文教学中的有效互动的毕业论文提纲!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出现许多新的理念, 如“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应当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方式”;教者必须转变角色,“ 由传授者转化为促进者, 由管理者转化为引导者, 由居高临下者转化为‘ 平等中的首席” 等等, 这些崭新的理念都顺应了时代的发展。在这些崭新的理念下, 我们语文教学的课堂必须是有效互动的课堂。那么,如何实现课堂的有效互动呢?
一、促进学生积极思维。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互动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 应该而且实质上也是一种探究、选择和创造的过程;也是学生的科学精神、创新精神乃至正确世界观逐步形成的过程。如果我们仅仅依赖教材或是仍然去灌输教材, 那么, 我们向学生展示的仅仅是知识世界, 这知识世界虽然具有其严格的确定性和简约性, 但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是毫不匹配的, 因为学生的实际生活是以不确定性和复杂性为重要特征的。因此,课堂教学必须想方设法把课文中展现给学生的知识世界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互匹配起来。如何匹配? 就是要教师促进学生的积极思维,使学生与学生、教师与学生、文本与学生之间有效地互动起来。鉴于学生思维有其自身的特征— — 形象思维比较多,这就需要我们去发扬敬业精神,捕捉学生生活中甚至生活以外的他们不感到深奥的形象来促使他们去思维。
在平时的作文教学中, 我们可以发现,许多小学生总是写不出文章来, 但如果利用动漫人物或者让其摆一摆心爱的玩具, 那他们就可以创编出颇有意蕴的故事情节, 也总能说得头头是道、津津有味, 虽然有的还让人有离题离谱的感觉,但童言无忌,那是他们积极思维的体现, 也是他们真实生活的写照。因此,教师如果能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积极思维起来,那么, 学生则不可能是知识世界的完全执行者, 他们完全有可能去怀疑和批判现有的知识世界,进而去改造现有的知识世界。正如人们常说的: 哥白尼提出了地圆天方说, 这不仅仅是地理学的一大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