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生涯规划与个人修为
那我这里介绍一种超越自己、洞察自己、转情为识的模式,当你的情绪冲动时,要学会跳出自己来看自己,洞察自己这种情绪的来源,和对自己身体的影响。这样,你的头脑可能就会慢慢冷静下来,也许需要借助一些物质的载体,比如通过用笔写下来,一点点去梳理,记下自己的感受,分析这种感受产生的原因,可能造成的后果,这样就变成了一种认识,就把非理性因素转化成一种理性因素。
有些人情绪非常敏感,但是只要不情绪化,不泛滥成灾,那么你就有了更多的发现问题先机的可能性,当你的情绪冲动时候,跳出来进行反观、体察、记录下来,进而进行分析,进行归因,进行推演,那么这时候你就有了自己驾驭情绪的工具了。
转情为识和转识为智这门功课非常重要。现在很多人不会做这门功课,其实,一个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写日记。如果你每天有情绪的时候,你记下来,然后你把它分析成按1、2、4……记下去,你的情绪就变成了理性的表达,再进而去一点点回顾自己情绪怎么来的,记下来并把它对象化,其实你的情绪就宣泄出来了,进而可以观察到自己,将人生的认识变成人生的智慧。
第五条:与人为善,化敌为友
人上一百,形形色色。社会是由不同类型、不同个性、不同经历、不同认识水平的人组成,也许有的人情绪跟你天然对抗,有的人跟你的认识天然就不同,他会成为你的批判者,有些可能因为利益不同成为你的竞争者。在社会生活和工作中,如何对待不同意见者、不同利益者?是考验人的品格的。
很多人在工作生活中,由于不善于处理人际关系,可能一言不慎就树了敌,甚至四面树敌,这就把自己陷入人生的困境中,你有再大的本事,没有人愿意和你合作,也没有舞台给你发挥,所以也就不可能实现你的人生目标。
现在流行一个说法,说一个人的成功要有五种人,第一要有高人指点,第二要有贵人相助,第三要有小人监督,第四要有坏人磨砺,第五要有本人努力。这五人当中,其中第四点要坏人来磨砺你,其实所谓坏人都是相对的,对你坏,对他的父母、兄弟可能就不坏,所以这是你的敌人,这里我要把他改过来,是敌人,敌人磨砺你,敌人并不是你死我活的关系,在西方有句话叫做“没有永久的朋友,只有永久的利益。很多人随着利益在转化,我这里提出一种方式是:随着你的修养来转化,当你的心胸能容纳这些的时候,他就不是你的敌人了,他可能是你的同事、甚至是你的朋友,成为你走向成功的有利因素。
有的人主要精力就是天天和别人打架,这大约就是毛主席说的:“与天斗其乐无穷,与地斗其乐无穷,与人斗其乐无穷。”这种斗的层次其实是在浪费时间甚至是在做无谓牺牲。如果我们提高自己的修养,更加宽容大度,与人为善,把对手的感化和转化,把他们变成我们的朋友、成为我们并肩合作的朋友,或许能做更大的事情。
以上这五条提高个人修为途径,是我个人的体会和认识,并不见得人人适用。也许每个人在各自的人生道路上,还会有很多要改变的个性品格,需要大家对照自己每日、每月、每年的工作生活,进行一个自我分析,自我反思,自我解剖,然后不断地每日、每月、每年进行检查和调整规划。
根据“木桶原理”,一个木桶的容量、大小决定于构成木桶板最短的那一块,也叫短板效应,这是木桶原理最初的意思,也就是要我们注意在最短的一块去用功,所以我们要经常检查我们的修养、道德品格哪一块是最短的,然后持续用力、进行提高。我觉得这个木桶如果光有边板,没有底板那就更加麻烦了,所以我从木桶原理里总结了一个木桶的“底板效应”。假如一个木桶没有底板,再多的水也盛不下,上面的板都一样长,也没法容水。对于个人修为来说这个底板是什么?我认为就是:“做人的底线”。
做人的底线是什么呢?中国古话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出自《论语》,意思是自己不想要的,不要施加在别人身上),这就是做人的底线。在进行人生的修养磨砺时,一定要牢牢把握这个作为底线,连自己都不愿意的事,为什么要去要求别人,为什么强加于别人呢?这块底板,每个人都要心里有数,要把它夯实,才能使人生有容量。修养要想往更高的层次涨,依靠什么?要靠“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出自《论语·雍也》:“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意思是仁德的人,自己想成功首先使别人也能成功,自己做到通达事理首先要使别人也通达事理。)你想站起来,也要让别人站起来,你想达到哪个目标,也要别人达到某个目标。那你的人生修养境界就更高。当你的心胸能够容纳更多的人实现目标的时候,你的心胸容量就增大啦,你自己的人生舞台就扩展了。这是从木桶原理我们引申一下,对于个人修为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