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企业 个人
当前位置:89学习网范文文章作文作文素材小学生“孔融让梨我不让”对不对» 正文

小学生“孔融让梨我不让”对不对

[05-12 18:46:36]   来源:http://www.89xue.com  作文素材   阅读:90
摘要:[理性思考]“孔融让梨我不让”的是非对错道德历来只宜自律不宜他律。无论是家长、老师,可以认同“孔融让梨”是有道德的谦让行为,假如他们自己遇到了“两个梨摆在面前”的情况,受到道德感召选择小梨也完全是个人的自由选择,但这不意味着那个小学生也必须“学孔融让梨”,否则就是错的。“孔融让梨”是谦让吗孔融让梨是中国千百年来一直流传的道德教育故事 《小学生“孔融让梨我不让”对不对》出自:www.89xue.com网 www.89xue.com 。 《三字经》中就有“融四岁,能让梨。弟(悌)于长,宜先知”,后世常常用这个故事教育孩子,凡事要懂得谦让。但孔融让梨的故事的核心真的是谦让吗?对于为什么拿小梨,4岁的孔融的回答是: “。
小学生“孔融让梨我不让”对不对,标签:作文素材大全,http://www.89xue.com
  
  [理性思考]
  
  “孔融让梨我不让”的是非对错
  
  道德历来只宜自律不宜他律。无论是家长、老师,可以认同“孔融让梨”是有道德的谦让行为,假如他们自己遇到了“两个梨摆在面前”的情况,受到道德感召选择小梨也完全是个人的自由选择,但这不意味着那个小学生也必须“学孔融让梨”,否则就是错的。
  
  “孔融让梨”是谦让吗
  
  孔融让梨是中国千百年来一直流传的道德教育故事

《小学生“孔融让梨我不让”对不对》出自:www.89xue.com网
www.89xue.com 。 《三字经》中就有“融四岁,能让梨。弟(悌)于长,宜先知”,后世常常用这个故事教育孩子,凡事要懂得谦让。但孔融让梨的故事的核心真的是谦让吗?对于为什么拿小梨,4岁的孔融的回答是: “我小儿,法当取小者。”按照人的天性,尤其是4岁小朋友的天性,不取大梨怎么都说不过去。但小孔融确实依“法”拿小梨,这个“法”,其实就是大人制定的规矩,就是儒家推崇的“忠义孝悌”的道德规范。
  
  儒家道德的基础,是建立在长幼尊卑有序的“忠义孝悌”上的。因为你是我生的,所以你要对我孝,因为我生得比你早,所以你要对我悌。在家庭成员之间,并没有人格和权利的平等,只有尽孝尽悌的义务。与其说是谦让使得孔融不要大梨,不如说是儒教使然。让梨是家长和成人喜闻乐见的事情,很难想象在这种伦理道德压力下,有谁会问: “到底凭什么,我要把大梨让给哥哥?”
  
  “孔融让梨”的故事流传多年,在提倡谦让的教化上一直都很有市场。提倡谦让,当然没问题,在任何社会里,都应有公共秩序和良善习俗。礼待他人、尊老爱幼,等等,都是值得嘉许的有道德的行为。谦让也一样,出于善心、亲情或爱心,把大梨让给哥哥,没有任何问题,有人自发受到道德感召学习也可以。但是因为谦让是一种道德行为,而将不谦让这种“道德色彩”没那么高的行为判定为错,则是矫枉过正。
  
  提倡谦让不意味着“不谦让就是错”
  
  把道德水平高低与是非对错挂钩,常常引发一些可怕的后果。 《艺文类聚》引三国吴秦菁的《秦子》,孔融做北海相的时候,有一天在路上看见一个人在坟墓边哭亡父,就停下来仔细观察,发现这人哭是哭了,面容却一点都不憔悴。按照儒家的经义,父母死时应该悲伤,但不能过度到损害身体的地步。然而在后汉,所有自以为正直的知识分子,都以悲伤到哀毁骨立为荣,孔融也曾经靠这个搏出位,哪能容忍有人和自己背道而驰,当即把这人抓到官府,以“不孝”的罪名杀了。
  
  人们有不让梨的权利吗
  
  后人往往对孔融让梨给予高度评价,并排斥不让梨的行为。然而,既然梨是孔融的,可以随便挑,产权上没有问题,挑大与挑小完全是个人权利与自由,与对错有何关系?既然有这么多梨可以挑,挑选最大的对于个人而言无疑是最优选择,而且也是正当行为。而从个人自主的角度说,孔融有个人意志,只要没有越界(比如在一人一个梨的前提下拿走所有梨),他完全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自主选择,无需顾虑他人的眼光。
  
  然而当让梨被许以“道德优越”的意味之后,不让梨就不被认可了。很多时候,有些人会打着“让梨”的旗号去侵犯个人财产权利,以高尚的名义,把公民应有的权利剥夺和抹杀。这时,人们让梨就是被迫让梨,而非自由选择。可以拿宗教作类比,人人都有信仰基督教的自由与权利,也可以认为自己宗教里的神就是唯一的真神,却不能因为个人信仰而剥夺他人不信教、信仰其他宗教的自由,觉得耶稣就是救世主,而去砸烂佛像。
  
  让梨与否是个人道德判断
  
  一种行为是否具有道德意义,与其动机有关。假如一个人做好事只是渴望奖赏或者惧怕惩罚,或者只是遵从权威,那么就谈不上有什么道德意义了。著名美籍德裔思想家弗洛姆在《为自己的人》中区分了“权威主义良心”和“人道主义良心”。前者的规定,往往不是由人自己的价值判断决定的,而只是由权威所明确的戒律决定的。弗洛姆说, “权威主义良心”可能是良心发展的初级阶段,小孩缺乏分辨善恶是非的能力,所以要求其服从父母和老师的权威。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Tag:作文素材作文素材大全作文 - 作文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