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企业 个人
当前位置:89学习网范文文章教案大全数学教案高二数学教案对话、建构、熏陶» 正文

对话、建构、熏陶

[05-17 00:39:35]   来源:http://www.89xue.com  高二数学教案   阅读:90
摘要:教师板书:师:你对老师画的两个箭头,有什么想法?生:5/4是4/5的倒数,但4/5也是5/4的倒数,所以不能只画两个箭头。师:所以,还要生:还要画两个箭头。教师在原来的线上加了两个从右到左的箭头。师:你叫什么名字?(生齐说:周宇明)教师板书:周宇明发现(板书在有箭头式子的右边)。[反思:在原来的教学设计中,求倒数的方法是在后面的,但现在学生提出来了,我就把这个环节提上来了,并从中得到启发,再一次让学生体会“互为”的意思。其实我们只要相信学生,给他们信念,农村孩子的表现照样会令教师意想不到,这就是教学相长。](5)探索倒数的特例。师:谁愿意把自己的智慧继续与大家一起分享?生1:我想解释“两个数”,就是两个因数。师:。
对话、建构、熏陶,标签:高二数学教案模板,http://www.89xue.com

教师板书:



师:你对老师画的两个箭头,有什么想法?

生:5/4是4/5的倒数,但4/5也是5/4的倒数,所以不能只画两个箭头。

师:所以,还要----

生:还要画两个箭头。

教师在原来的线上加了两个从右到左的箭头。



师:你叫什么名字?(生齐说:周宇明)

教师板书:周宇明发现(板书在有箭头式子的右边)。

[反思:在原来的教学设计中,求倒数的方法是在后面的,但现在学生提出来了,我就把这个环节提上来了,并从中得到启发,再一次让学生体会“互为”的意思。其实我们只要相信学生,给他们信念,农村孩子的表现照样会令教师意想不到,这就是教学相长。]

(5)探索倒数的特例。

师:谁愿意把自己的智慧继续与大家一起分享?

生1:我想解释“两个数”,就是两个因数。

师:哈!“互为倒数”被别人解释了,“乘积是1”也给别人解释了,只有这“两个数”了。这位同学的发言让大家的注意力集中在“两个数”了。谁有不同的想法?

生2:这两个数是两个分数,不是分数的可以化成分数,是整数的或小数的都可以化成分数。

师:成倒数的两个数中,应该有几个整数?

生3:两个整数,不!不对,应该是一个整数。

师:谁能举个例子?

生4:4×1/4=1。

生5:12×1/12=1。

师:他刚才先说两个整数,有可能吗?

生6:不可能,比如5×5=25。

师:(看见学生举手,想发表不同意见,于是指名回答)你说呢!

生7:那1×1不是等于1吗?确实是两个整数啊。

(对方同学哑口无言,其他同学也很惊讶:哎!1×1是等于1。)

师:那你是什么意思?

生7: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1除外)。

师:请大家找一找,课本上这句话的旁边有'1除外'吗?

(学生打开课本,没有这句话。)

师:1×1=1符合这句话吗?(生齐答:符合)那你有什么新的想法?

生7:1的倒数是1。

师:你叫什么名字?(生:王晨)

教师板书:王晨发现(板书在“1的倒数是1”的右边)。

师:显然1是一个特殊的数,还有没有特殊的数?

生齐答:0

生1:0除外。

师:课本上在倒数的意义中,为什么不加“零除外”呢?

生2:因为0×0=0,所以0不能互为倒数。

生3:0乘任何数都是0,不可能得到乘积是1。

师:你有什么想法?

生3:……(一时语塞)

师板书:(边板书边说:我板书两个字,你肯定说得出了)没有。

生3:0没有倒数。

教师:“0没有倒数”这个发现好,说明了并不是所有的数都有倒数。

师:这个结论也有张老师一半的智慧哦!(教师的幽默引来了学生善意的笑声)你叫什么名字?(生:池静宜)

这时,有学生提议:让池静宜来写。

师:你的字一定很漂亮,好吧,请!

该学生上黑板板书:0没有倒数。池静宜突然停笔,面对老师问:“老师,你的名字要写吗?”(学生都笑了)

师:不要了。谢谢你!你写的字真漂亮,下了课,你能写幅书法作品给我吗?

生:好的!(师生握手,生愉快地走下台。)

[评析:上面的几个环节,听课老师课后回味说:“是一幕精彩的话剧,又如尝到了一道道鲜美的佳肴。”为了深层次地剖析倒数的意义、方法与特例,确立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主动探究,深入研究,教师因势利导地板书,恰到好处地表扬与鼓励。在这样的对话中,学生不仅受到数学的熏陶,而且更为重要的是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确立,学会了终身受用的本领,即对一些概念的深层次的理解、内化及运用,深刻理解倒数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同时培养了学生善于发现问题的能力。教师在与学生的心理沟通方面自然亲切,在落实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方面为我们作了示范。]

[反思:对于两个特例“1”和“0”,本课没有专门由教师提出,而是在学生的深入思考中得出的,这就是学生学习的成果。当下面有学生提议让池静宜来写时,我顺水做了一个人情,因为屯村小学是以写字为教学特色的,多次被朱永新教授作为例子介绍。学生在与老师的对话中受到熏陶,有了情感的体验,真情地流露出:“老师,要不要写上你的名字?”同时,对于高年级学生来说,那种单一的语言上的表扬“你真棒!”“不错!”“了不起!”已激发不起学生的持续的学习激情,重要的是使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与成功感。在我第二次去屯村小学听课时,正好碰到了池静宜同学,她不仅与我主动打招呼,还问我是否收到她的作品,我想这就是作为教师的幸福。]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Tag:高二数学教案高二数学教案模板教案大全 - 数学教案 - 高二数学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