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新”赋予教学生命力
[05-17 00:39:45] 来源:http://www.89xue.com 高二数学教案 阅读:90次
摘要: 【案例】 教《分数的初步认识》时,华应龙想:“怎样能较以往有新的突破呢?以前讲分数时都是分苹果、分梨、分月饼呀,能不能改变一下呢?”于是,他从测量导入新课。 1.看连环画听故事 老师:喜欢听故事吗?那我们一起来听个有关大头儿子的故事吧! 旁白:天热了,小头爸爸到商场买凉席。到了卖凉席垫的柜台,他遇到麻烦了……于是给他的大头儿子打电话。 小头爸爸:儿子,我忘了量床的长了,你找把尺子量一量床有多长。 大头儿子:噢! 旁白:大头儿子在家里找来找去,就是没找到一把尺子,怎么办呢?(停3—5秒)突然他想了个好主意。 大头儿子:爸爸,你今天打领带了吗?小头爸爸:打领带?哦,真是个聪明的大头,快量吧! 旁白:大头儿子拿来。
“刷新”赋予教学生命力,标签:高二数学教案模板,http://www.89xue.com
【案例】
教《分数的初步认识》时,华应龙想:“怎样能较以往有新的突破呢?以前讲分数时都是分苹果、分梨、分月饼呀,能不能改变一下呢?”于是,他从测量导入新课。
1.看连环画听故事
老师:喜欢听故事吗?那我们一起来听个有关大头儿子的故事吧!
旁白:天热了,小头爸爸到商场买凉席。到了卖凉席垫的柜台,他遇到麻烦了……于是给他的大头儿子打电话。
小头爸爸:儿子,我忘了量床的长了,你找把尺子量一量床有多长。
大头儿子:噢!
旁白:大头儿子在家里找来找去,就是没找到一把尺子,怎么办呢?(停3—5秒)突然他想了个好主意。
大头儿子:爸爸,你今天打领带了吗?小头爸爸:打领带?哦,真是个聪明的大头,快量吧!
旁白:大头儿子拿来一根爸爸的领带。他用领带一量,嘿!巧啦,床正好是两个领带长。
大头儿子:爸爸,床是两个领带长。
小头爸爸:儿子真有办法!我知道了。嗳,儿子再量一下沙发的长吧!
旁白:大头儿子再用这根领带去量沙发。唉,沙发没有一个领带长。怎么办呢?大头儿子把领带对折来量。唉,沙发又比对折后的长一些。大头儿子再想办法,他将领带对折再对折。一量,巧啦,沙发正好有3个这么长。大头儿子真高兴啊!可是,他也碰到难题了。
大头儿子:(自言自语地)床是2个领带长,现在我怎么跟爸爸说沙发是多少个领带长呢?
2.帮助解疑
大头儿子:“怎么跟爸爸说这个沙发有多少个领带长呢?”
你有办法表示出这样4份中的3份吗?
学生在纸上创作,教师巡视,指名展示。
3.揭示分数
老师:小朋友很会动脑筋,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出这样4份中的3份。你认为哪个最好?你想知道大人们是怎样表示的吗?嗯,与这位同学想的一样。(红笔框)你知道这样的数叫什么?(板书:分数)
老师:3/4是什么意思呢?任选一张你喜欢的纸片,想办法表示出3/4的意思。可以折一折,也可以画一画。
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表示了3/4。
老师板书:平均分,分4份,取3份……
【点评】
关于“分数的初步认识”,传统的教材和教法都是从“分东西”引入1/2的,不是分苹果,就是分梨子,教学就这样年复一年地重复着。能不能有新的导入呢?经过一个晚上的苦苦思索,华老师创设了“大头儿子量沙发”的全新情境。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老师注重结合生活的经验,让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头脑去判别,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在他们有了一些初步想法时,教师适时启发,与学生进行交流,通过观察、比较,发现其规律,最后得到问题解决的方案。在此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数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经历了这样的数学“再创造”和交流活动,抽象的分数概念已经植根于学生的经验中,无须教师滔滔不绝的讲,也无须学生死记硬背公式,学生就记住了,引用一些老师的话就是“因为他们参与了知识建构的过程。”
学生的数学学习应当是现实、有趣、富有挑战性的,学生学习的不仅是文本课程,更是体验课程,这正是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出的新境界:数学教育应该“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教学的生命力不是“复制”而是“刷新”。这是华应龙常说的一句话,也是他多年来矢志不渝的追求。其实,这也正是新课程对广大教师的要求。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具备的不只是操作技能技巧,还要有直面新情况、分析新问题、解决新矛盾的本领,在更高的起点上不断实现自我超越。
《“刷新”赋予教学生命力》出自:www.89xue.com网
【案例】
教《分数的初步认识》时,华应龙想:“怎样能较以往有新的突破呢?以前讲分数时都是分苹果、分梨、分月饼呀,能不能改变一下呢?”于是,他从测量导入新课。
1.看连环画听故事
老师:喜欢听故事吗?那我们一起来听个有关大头儿子的故事吧!
旁白:天热了,小头爸爸到商场买凉席。到了卖凉席垫的柜台,他遇到麻烦了……于是给他的大头儿子打电话。
小头爸爸:儿子,我忘了量床的长了,你找把尺子量一量床有多长。
大头儿子:噢!
旁白:大头儿子在家里找来找去,就是没找到一把尺子,怎么办呢?(停3—5秒)突然他想了个好主意。
大头儿子:爸爸,你今天打领带了吗?小头爸爸:打领带?哦,真是个聪明的大头,快量吧!
旁白:大头儿子拿来一根爸爸的领带。他用领带一量,嘿!巧啦,床正好是两个领带长。
大头儿子:爸爸,床是两个领带长。
小头爸爸:儿子真有办法!我知道了。嗳,儿子再量一下沙发的长吧!
旁白:大头儿子再用这根领带去量沙发。唉,沙发没有一个领带长。怎么办呢?大头儿子把领带对折来量。唉,沙发又比对折后的长一些。大头儿子再想办法,他将领带对折再对折。一量,巧啦,沙发正好有3个这么长。大头儿子真高兴啊!可是,他也碰到难题了。
大头儿子:(自言自语地)床是2个领带长,现在我怎么跟爸爸说沙发是多少个领带长呢?
2.帮助解疑
大头儿子:“怎么跟爸爸说这个沙发有多少个领带长呢?”
你有办法表示出这样4份中的3份吗?
学生在纸上创作,教师巡视,指名展示。
3.揭示分数
老师:小朋友很会动脑筋,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出这样4份中的3份。你认为哪个最好?你想知道大人们是怎样表示的吗?嗯,与这位同学想的一样。(红笔框)你知道这样的数叫什么?(板书:分数)
老师:3/4是什么意思呢?任选一张你喜欢的纸片,想办法表示出3/4的意思。可以折一折,也可以画一画。
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表示了3/4。
老师板书:平均分,分4份,取3份……
【点评】
关于“分数的初步认识”,传统的教材和教法都是从“分东西”引入1/2的,不是分苹果,就是分梨子,教学就这样年复一年地重复着。能不能有新的导入呢?经过一个晚上的苦苦思索,华老师创设了“大头儿子量沙发”的全新情境。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老师注重结合生活的经验,让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头脑去判别,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在他们有了一些初步想法时,教师适时启发,与学生进行交流,通过观察、比较,发现其规律,最后得到问题解决的方案。在此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数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经历了这样的数学“再创造”和交流活动,抽象的分数概念已经植根于学生的经验中,无须教师滔滔不绝的讲,也无须学生死记硬背公式,学生就记住了,引用一些老师的话就是“因为他们参与了知识建构的过程。”
学生的数学学习应当是现实、有趣、富有挑战性的,学生学习的不仅是文本课程,更是体验课程,这正是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出的新境界:数学教育应该“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教学的生命力不是“复制”而是“刷新”。这是华应龙常说的一句话,也是他多年来矢志不渝的追求。其实,这也正是新课程对广大教师的要求。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具备的不只是操作技能技巧,还要有直面新情况、分析新问题、解决新矛盾的本领,在更高的起点上不断实现自我超越。
《“刷新”赋予教学生命力》出自:www.89xue.com网
Tag:高二数学教案,高二数学教案模板,教案大全 - 数学教案 - 高二数学教案
上一篇:“转圈”中的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