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企业 个人
当前位置:89学习网范文文章教案大全政治教案小学思想品德教案饮水思源» 正文

饮水思源

[05-18 12:01:50]   来源:http://www.89xue.com  小学思想品德教案   阅读:90
摘要:教学目标认知:知道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创建新中国的一些事迹。情感:1.对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产生景仰之情2.崇敬和爱戴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行为:缅怀和崇敬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邓小平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本课根据《标准》三至五年级“热爱祖国”德目中的有关要求编写。本课共有四个栏目:栏目一“想一想”是本课的导入部分,目的是以此引起学生的思考自然导入本课。栏目二“说一说”是对课文的延伸。栏目三“读一读”的目的使学生能够更加深刻地领会和理解领袖为国为民的献身精神。栏目四“活动”是本课的一道延伸性题目,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本课的内容。本课课文选取的是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在西柏坡指挥三大。
饮水思源,标签:小学思想品德教案模板,http://www.89xue.com

教学目标

认知:
  知道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创建新中国的一些事迹。

情感:
  1.对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产生景仰之情
  2.崇敬和爱戴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

行为:
  缅怀和崇敬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邓小平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课根据《标准》三至五年级“热爱祖国”德目中的有关要求编写。
  本课共有四个栏目:
  栏目一“想一想”是本课的导入部分,目的是以此引起学生的思考自然导入本课。
  栏目二“说一说”是对课文的延伸。
  栏目三“读一读”的目的使学生能够更加深刻地领会和理解领袖为国为民的献身精神。
  栏目四“活动”是本课的一道延伸性题目,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本课的内容。


  本课课文选取的是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在西柏坡指挥三大战役,迎来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的事迹。目的是使学生知道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为创建新中国立下了不朽的功勋,我们要永远崇敬、缅怀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

教法建议:

  本课对于学生而言比较难,因为学生对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不太了解,建议上课之前,教师让学生通过网络查找一些资料,网上有很多关于本课的相关资料,在扩展资料里提供了网址。
  教学要借助丰富的文字、图像、音像资料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使学生了解历史,真切地感受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为中国的解放事业做出的贡献,自然地产生崇敬、缅怀领袖之情。

教学设计示例

第十二课 饮水思源

教学目标:
认知:
  知道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创建新中国的一些事迹。

情感:
  1.对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产生景仰之情
  2.崇敬和爱戴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

行为:
  缅怀和崇敬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邓小平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

教学重点:
  让学生知道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任弼时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创建新中国的一些事迹,教育学生要缅怀和崇敬他们对他们产生景仰之情。

教学难点:
  教育学生学习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优秀品质。学习他们无私无畏、不屈不挠的精神,立志为建设社会主义作贡献。

教育过程:
一、导入
  1.师:
  同学们,还记得我们曾学过一篇语文课文《吃水不忘挖井人》吗?这里的挖井人指的是谁?
  2.学生发言。
  板书:老一辈革命家
  3.师:
  在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雕刻着领袖群像。(电脑演示领袖群像。)
  你认识这些领袖吗?你知道为什么要在西柏坡塑造他们的群像吗?
  4.小结:
  他们在西柏坡领导全国人民打败了国民党反动派,指挥了有名的三大战役。人们为了纪念他们,不忘记他们,就雕刻了领袖群像,每当人们看到领袖群像时,就会想起老一辈革命家。

二、讲解课文
  1.师:
  让我们回顾一下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西柏坡领导中国人民创建新中国的岁月。
  2.学生自读课文1- 6自然段。
  3.电脑演示简陋的作战室图。
  4.师:看到这件简陋的作战室,你有什么感想?在这么简陋的作战室里,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又是怎样工作的呢?
  5.学生列举老一辈革命家为了解放中国在西柏坡忘我工作的事例。
  6.如果教师能找到有关三大战役的影片,可以给学生播放。
  7.教师提问:
  8.为什么说三大战役在中国历史上是空前的,在世界战争史上也是罕见的呢?
  9.小结:因为三大战役仅仅用了四个多月的时间,就歼敌154万人,使国民党主力部队丧失殆尽,奠定了中国革命在全国胜利的大局。
  10.老一辈革命家为创建新中国立下了丰功伟绩,有许多感人的故事。把你所知道的故事说一说。

[1] [2]  下一页


Tag:小学思想品德教案小学思想品德教案模板教案大全 - 政治教案 - 小学思想品德教案
上一篇:爱惜自己的名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