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人类生存的环境
教学目标
认知:
1.以实例说明环境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
2.懂得保护环境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保护环境,人人有责。
情感:
1.对破坏环境的人和事表示气愤。
2.愿意与世界人民共同携手,为保护环境做出自己的贡献。
行为:
1.不做污染环境、破坏环境的事。
2.积极参加保护环境的公益活动。
3.劝阻别人不要污染环境。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课是根据课程标准六年级“公共生活中的道德规范”中“保护环境”的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编写的。一、二年级已经进行过爱护花草树木、保护环境卫生的教育,学生知道花草树木对人们有好处,必须爱护;环境卫生使人们生活愉快,应当保持环境卫生。三至五年级进行过爱护有益动物,保护珍稀动物的教育。本课所讲的保护环境,包括一至五年级所涉及的内容,而且更具概括性和一定的深度。通过教学,要让学生明白环境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保护环境,人人有责。对学生的行为要求也比较高,要自觉保护环境,不做污染环境的事;爱护山林绿地和有益、珍稀动物;积极参加保护环境的公益活动。这课有一定的深度和难度,因为只有从理论上弄清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才有可能在行动上有所表现。
本课一开头围绕三张照片让学生议论,如果你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会有什么感受。教材只选了环境被污染的三种情况的照片:垃圾污染环境,大量排放工业废气污染大气,工业废水污染河流。可以说,谁都不愿意在被污染的环境中生活,这样就自然地引出了本课要讲述的主题。
本课的重难点是懂得保护环境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保护环境,人人有责。
教法建议
1、本课可以用保护环境类的歌曲导入,创设情景,引起学生的兴趣。
2、再讲环境污染问题时,可以告诉学生世界的十大公害,作为六年级的学生,应该做到了解。
3、可以把6月5日‘世界环保日’向学生阐述清楚。
4、可以借助多媒体播放一些环境污染方面的视频,使学生引起足够重视。
5、可以调动起学生充当地球小卫士,来进行环保宣传,并以身作责。
教学设计示例
第八课 保护人类生存的环境
教学目标
认知:
1.以实例说明环境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
2.懂得保护环境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保护环境,人人有责。
情感:
1.对破坏环境的人和事表示气愤。
2.愿意与世界人民共同携手,为保护环境做出自己的贡献。
行为:
1.不做污染环境、破坏环境的事。
2.积极参加保护环境的公益活动。
3.劝阻别人不要污染环境。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讲课以前,先播放歌曲《地球你好吗》第一段。引入课题,同时也吸引了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歌声中走近我们身边的环境。 下载
然后播放视频——《我们生存的环境》 下载
提问:看了这段视频,你知道世界十大环境问题是什么吗?
学生回答
世界十大环境问题有:1、气候变暖。2、臭氧层破坏。3、生物多样性减少。4、酸雨漫延。5、森林锐减。6、土地荒漠化。7、大气污染。8、水体污染。9、海洋污染。10、固体废弃物污染。
那再来看看并播放《我们身边的大气环境》,下载 《我们身边的水环境》,《我们身边的声环境》 下载 。让学生仔细观看视频内容。并引发学生意识到,这样的环境应该加以保护了。那看一看世界为了保护环境做了哪些事情,从而引出“世界环境日”。打开书本让学生画出时间和内容。并给学生展示图表‘历年世界环境日主题’。让学生总结出‘世界环境日’的意义。
写出相应板书:世界环保日-6月5日,关心、保护、改善
二、课堂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