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企业 个人
当前位置:89学习网范文文章教案大全政治教案八年级政治教案公民依法享有批评建议权(三)» 正文

公民依法享有批评建议权(三)

[05-18 12:30:36]   来源:http://www.89xue.com  八年级政治教案   阅读:90
摘要:教师:建设好我们的班集体,仅靠老师和班干部是不够的,它需要每个同学的参与和努力,同学们的批评、建议对搞好班级建设很有好处。那么,在国家管理和建设中,公民的批评和建议又有什么意义呢?学生1:可促使国家工作人员做好自己的工作。学生2:可监督国家工作人员,使之不敢搞腐败。学生3:可使国家工作人员更好地管理国家,从而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拥护。教师:同学们分析得很有道理。所以,只有加强人民的监督,保证公民行使批评权、建议权,才能使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勤政、廉洁,才能使政府取信于民;才能使国家长治久安。这正是公民享有批评、建议权的意义所在。(过渡)公民的批评、建议权并不是写进了宪法就能成为现实,它的实现还必须有具体的制度和渠。
公民依法享有批评建议权(三),标签:八年级政治教案模板,http://www.89xue.com

教师:建设好我们的班集体,仅靠老师和班干部是不够的,它需要每个同学的参与和努力,同学们的批评、建议对搞好班级建设很有好处。那么,在国家管理和建设中,公民的批评和建议又有什么意义呢?

学生1:可促使国家工作人员做好自己的工作。

学生2:可监督国家工作人员,使之不敢搞腐败。

学生3:可使国家工作人员更好地管理国家,从而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拥护。

教师:同学们分析得很有道理。所以,只有加强人民的监督,保证公民行使批评权、建议权,才能使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勤政、廉洁,才能使政府取信于民;才能使国家长治久安。这正是公民享有批评、建议权的意义所在。

(过渡)公民的批评、建议权并不是写进了宪法就能成为现实,它的实现还必须有具体的制度和渠道作保证。目前,我国已建立了保证公民行使批评、建议权的相应制度。

2.我国公民享有的批评、建议权具有制度保障(板书)

教师:首先我们来学习一下代表群众联系制度。

(1)代表联系群众制度(板书)

教师:俗话说:众人拾柴火焰高。我国有12亿多人口,人民群众有无限的创造力,把人民的聪明才智集合起来,用在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上,会产生无穷无尽的好思想、好建议、好方案。怎样把这些好建议集中到国家机关进行决策呢?我国建立了代表联系群众的制度。

(多媒体显示)

▲我国宪法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组织法都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应当问原选举早位和人民保持密切联系,听取和反映人民的意见和要求,努力为人民服务。

▲《关于全国人大常委会加强同代表联系的几点意见》规定:(1)代表应同选举单位保持密切联系,接受选举单位的监督;(2)代表要紧密联系群众,主动听取人民群众的批评、意见和要求,向全国人大常委会和地方人大常委会反映情况,提出批评和建议;(3)每次全国人大闭会后,代表要向所在工作单位和群众传达大会精神;(4)代表要尽可能进行分散的、不脱产的视察活动,一般到基层单位视察,直接同群众联系。

教师:可见,代表联系群众制度,要求人民选出的代表必须同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代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倾听人民群众的意见和建议,收集人民群众的批评、建议。这样就可以保证把人民群众的批评、建议及时地传递到国家权力机关,以利于国家决策。为了保证人民代表能代表人民充分地发表意见,我国宪法第75条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各种会议上的发言和表决,不受法律追究。这就消除了人大代表的后顾之忧,可以大胆地行使自己的权利。

(过渡)如果代表不能代表群众,不反映群众的意见和呼声怎么办呢?

学生:(略)

教师:我国宪法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组织法都明确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受原选举单位的监督,原选举单位有权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罢免本单位选出的代表。'

下边让我们再来学习一下有关信访举制度的问题。

(2)信访举报制度(板书)

(多媒体显示教材上有关信访条例的内容,并让学生了解)。

教师:信访举报制度是公民行使批评、建议申诉、控告、检举权的重要途径之-,更是人民监督国家、社会生活的有效方法。在反腐败斗争中,对腐败分子的查处,有很多线索都来自人民群众的举报。据统计,在中央国家机关各部委纪检监察机关查处的大量违纪案件中,有90%以上的案件线索是通过举报渠道获得的。为了方便人民群众信访举报,我国各级各类国家机关都建立了接待人民群众来信来访工作机构。那么请问,各级政府部门接受群众信访的

是什么部门?

学生:信访办。

教师:对。如果我们发现了违法违纪行为,可以打电话举报,可向信访办或纪检部门写信举报,举报可用真名,也可匿名。这里要特别注意的是,举报必须实事求是。下面我们来学习另一项重要的制度一一

(3)新闻监督制度(板书)

(多媒体播放)

2001年7月17日凌晨3时,广西南丹龙泉矿业总厂拉甲坡矿区发生特大透水事故,死亡惨重。拉甲坡矿矿长黎家西打电话给总厂领导黎东明,黎东明把情况汇报给县委副书记莫北龙,并请求县里不要上报。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决定隐瞒事实,不予上报,也不组织抢救工作,且不择手段地封杀消息。人民日报记者古亦忠及人民网的记者经过深入细致的采访,甚至冒着生命危险进行调查,揭露事故真相,最早报道了南丹特大透水事故。新闻报道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党中央的高度重视,最终使这一责任事故得到查处。南丹县原县委书记万瑞忠,县长、县委副书记唐毓盛等受到了法律的严惩。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Tag:八年级政治教案八年级政治教案模板教案大全 - 政治教案 - 八年级政治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