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依法享有批评建议权(三)
教师:在这一责任事故的查处中,什么起了关键性的作用呢?
学生:新闻舆论监督。
教师:对。这是新闻舆论监督的一个成功的范例。新闻舆论监督是公民行使批评、建议权的最有效和最直接的手段。请问,新闻监督是通过什么来实现的呢?
学生:新闻媒体。
教师:我国现有的新闻媒体主要有哪些呢?影响最大、最快的是什么呢?
学生:主要有电视、广播、报纸、杂志、网络等,影响最大、最快的是1998年8月31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了关于审理名誉权案件若干问题的解释,其中规定:‘新闻单位对生产者、经营者、销售者的产品质量或者服务质量进行批评、评论,内容基本属实,没有侮辱性内容的,不应当认定为侵害名誉权。这就是说,只要内容”基本属实”?不存在“严重失实'或”主要内容失实”就不构成侵害名誉权。请问,这样规定,对新闻媒体行使新闻监督权有什么意义
学生:新闻媒体就可以放开手脚,大胆地披露违法乱纪事件,反映群众的意见使群众的批评、建议权落到实处!
教师:对。有闻媒体披露的违法乱纪事件,许多是未经人民法!院等部门处理的。如果报道的违法乱纪事件都是处理过的,事实都是认定过的,就失去了新闻舆论监督的意义。既然要披露未经处理!或尚未处理的事件,其间出现一定的差异也是正常的。该解释的此
条规定就解除了新闻媒体的后顾之忧,可以大胆地行使监督权。
那这是不是说,新闻媒体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想怎么批评就怎么批评呢?(学生:不是)对。不是。比如,有人偷了1000元钱,报道时说偷了1100元还算基本属实,但如果说抢了1000元差异就大了。总之,法律保障公民通过新闻媒体行使批评、建议权。下面请同学们说一说,哪些媒体的哪些栏目较多地揭露了社会上的不正之风、违法乱纪事件呢?
学生:中央电视台的”焦点访谈”、”新闻调查”,我市电视台的……
老师:中央电视台的”焦点访谈”和”新闻调查”、北京电视台的“北京特快”和”市政与市民”专栏,以及全国各地方电视台的新闻节目等,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腐败现象、不正之风,社会上的违法行为、丑恶现象等进行了曝光和有力的抨击,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起到了良好的监督作用。为了保障公民行使批评、建议权,各地还建立了其他制度,同学们知道有哪些吗?
(4)其他监督制度(板书)
学生1:长沙市委、市政府设定的“诤言奖”办公室。
学生2:我市开设的市长热线电话。
学生3:某某市确立“市长与市民见面日”
教师:这些形式都有利于人民群众向政府有关部门反映情况,提出批评、建议,保证公民批评、建议权的实现。实际上,公民行使批评、建议权的渠道和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我国各级政府也在不断地创造新形式,尝试新做法,保证公民这一权利的实现。
当然,公民在依法行使批评、建议权时一定要注意选择恰当的途径和方式:否则只能是得不偿失,甚至适得其反。
课堂小结
教师:人民群众有着无穷的智慧和力量,人民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保障人民群众行使批评、建议权,畅通人民群众批评、建议的渠道,这对我国的民主法制建设,特别是反腐败斗争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知道了自己有这些权利后,我们也可以尝试着给有关政府部门的工作提一些建议,好好依法行使我们享有的权利。
课外活动
组织学生对“学生课业负担较重的问题”进行调查,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针对有关部门(或人员)提出批评,并就如何解决这一问题提出可行性建议,共同草拟一份给教育行政部门的建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