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企业 个人
当前位置:89学习网范文文章教案大全物理教案八年级物理教案质量» 正文

质量

[05-18 14:14:33]   来源:http://www.89xue.com  八年级物理教案   阅读:90
摘要: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知道什么是物体的质量、质量的国际单位,质量的单位换算.2.知道实验室测量质量的工具是天平以及天平的使用.能力目标1.培养观察能力观察天平的构造,调节天平的平衡螺母并了解其作用,观察游码的初始位置,观察游码在标尺上任一位置所对应的质量数.2.培养实验能力通过实验学会调节天平,学会使用天平测物体的质量.知道使用天平时应注意的问题.3.培养分析概括能力通过对实例的分析,概括出质量是物体的属性,不随物体的形状、状态、温度以及所在位置的改变而改变.4.培养思维能力利用实物的对比,通过形象思维抽象出质量的概念.德育目标我国远在两千多年前的秦代,就已有了称量质量的工具,而且有了统一的。
质量,标签:八年级物理教案模板,http://www.89xue.com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知道什么是物体的质量、质量的国际单位,质量的单位换算.

  2.知道实验室测量质量的工具是天平以及天平的使用.

能力目标
  1.培养观察能力
  观察天平的构造,调节天平的平衡螺母并了解其作用,观察游码的初始位置,观察游码在标尺上任一位置所对应的质量数.

 2.培养实验能力
  通过实验学会调节天平,学会使用天平测物体的质量.知道使用天平时应注意的问题.

 3.培养分析概括能力
  通过对实例的分析,概括出质量是物体的属性,不随物体的形状、状态、温度以及所在位置的改变而改变.

 4.培养思维能力
  利用实物的对比,通过形象思维抽象出质量的概念.

德育目标
  我国远在两千多年前的秦代,就已有了称量质量的工具,而且有了统一的称量物体质量的单位,在教学中应通过这些事例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通过天平的教学,对学生进行平衡美、对称美的教育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包括三部分知识,即质量的概念,质量的单位和用天平测质量.

  教材首先从学生所熟悉的铁锤和铁钉、木船和木椅,通过比较组成这些物质的物质的多少,引出质量的概念.接着介绍了质量的单位——千克、克、毫克、吨,列举了一些物体质量的大小,目的是让学生对千克形成较具体的观念.

  质量是物理学中的一个基本概念,它是物体惯性大小的量度,质量又能与能量相联系,这些知识将在高中物理学习.在初中对质量的概念讲得很浅显,只简单地使学生认识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但这并不是质量的定义,教学中不必过分强调.对于物体的质量不随位置、状态、形状而变,也是让学生知道即可.

  教学中可利用挂图或幻灯片让学生对照着实物认识天平的各主要部分和它们的作用.天平的调节和使用方法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学习后面两节课的基础.


教法建议
  质量的概念这部分内容可让学生通过自学讨论法学习,质量的测量这部分内容可通过示范、讲授、实验法学习


教学设计示例

一、教学知识点阐述

  本节内容包括三部分知识,即质量的概念,质量的单位和用天平测质量.质量的概念只作粗浅介绍,重点讲质量的单位和用天平测质量.

  (一)质量的概念

  通过列举生活中各种各样的物体引导学生分析、认识物体是由物质组成的,对物体和物质有一个初步的感性认识,在这个基础上,再通过各具体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不同,建立起质量的概念.在质量概念建立的过程中,为了便于学生的理解,首先通过同种物质组成的两个不同物体所含物质多少不同得出质量的概念.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只有同种物质组成的物体才能比较质量的大小,一定注意不要让学生形成这种错误认识,因而在教学过程中应适当向学生阐明这一点.

  (二)质量是物体的属性

  教材中没有明确指出物体的属性,但是,教材内容中已涉及到这一点,质量不随物体形状、状态、温度以及所在位置的改变而改变.因此在教学中应明确质量是物体的基本属性、并通过实践予以说明,这样有利于后面密度的教学.

  (三)质量的单位

  学生在小学学习过质量的单位吨、千克、克等,在日常生活中也常接触质量的单位.教学中可先复习学生原有知识,使学生知道吨、千克、毫克之间的关系.然后说明千克这个单位是怎样规定的,1kg的质量有多大,使学生对千克形成具体观念.接着介绍吨、克、毫克,这些单位常用在什么情况下.利用课本中给出的“一些物体的质量”,可进一步使学生对质量的单位形成具体观念.

  讲过质量的单位后,可以告诉学生,在生活和贸易中,人们习惯上把质量叫做重量,但是物理学中都统一叫质量.

  (四)用天平测物体的质量

[1] [2] [3]  下一页


Tag:八年级物理教案八年级物理教案模板教案大全 - 物理教案 - 八年级物理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