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企业 个人
当前位置:89学习网范文文章教案大全语文教案九年级语文教案第六册曹刿论战» 正文

第六册曹刿论战

[05-13 23:50:36]   来源:http://www.89xue.com  九年级语文教案   阅读:90
摘要:二、 分析第2段 1、(课堂练习)朗读 2、检查重点词 3、(课堂练习)学生串译 4、提问检查: ①刿与庄公二人的表现分别是什么?表现出各自的什么特点? 刿:“未可”,“可矣”,等待时机,观察时机――善于抓住有利战机 公:“将鼓之”,“将驰之”――盲目指挥,“鄙” ②体现刿指挥正确的句子?“齐师败绩”,“遂逐齐师” ③本段表现了刿的什么能力?决断能力 ④用自己的话概括本段介绍了战争的哪两个过程?反攻和追击 5、小结: 讲述战争经过。 三、 分析第3段 1、(课堂练习)朗读 2、检查重点词 3、(课堂练习)学生串译 4、提问检查: ①表现庄公“鄙” 的句子?“公问其故” ②一“未。
第六册曹刿论战,标签:九年级语文教案模板,http://www.89xue.com
二、 分析第2段
1、(课堂练习)朗读
2、检查重点词
3、(课堂练习)学生串译
4、提问检查:
   ①刿与庄公二人的表现分别是什么?表现出各自的什么特点?
刿:“未可”,“可矣”,等待时机,观察时机――善于抓住有利战机
公:“将鼓之”,“将驰之”――盲目指挥,“鄙”
   ②体现刿指挥正确的句子?“齐师败绩”,“遂逐齐师”
   ③本段表现了刿的什么能力?决断能力
   ④用自己的话概括本段介绍了战争的哪两个过程?反攻和追击
5、小结:
讲述战争经过。
三、 分析第3段
1、(课堂练习)朗读
2、检查重点词
3、(课堂练习)学生串译
4、提问检查:
   ①表现庄公“鄙” 的句子?“公问其故”
   ②一“未可”为何?“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
   ③齐人三鼓后为何“可矣”?“夫战,勇气也,……彼竭我盈”
   ④二“未可”为何?“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⑤后为何又“可矣”?“视其辙乱,望其旗靡”
   ⑥.总结有利于反攻和追击的最佳时机是什么?
     反攻时机——“彼竭我盈”之时
      追击时机——其“辙乱旗靡”之时
   ⑦从本段可以看出曹刿的战术思想是什么?
   注重观察敌情,注重士气,注意抓住有利战机。
5、小结:
   本段是全文重点,写曹刿论述战争取胜的原因。
四、课堂小结:
.总结全文:
    本文通过记叙曹刿对战争的有关论述和指挥长勺之战的史实,说明要取信于民,运用正确的战略战术并掌握战机才能取胜的道理,表现了曹刿的政治远见军事才能。
布置作业:
1,翻译全文;
2,背诵全文,下节课检查
                         第三课时
教学目的及要求:
一、 .总结本文.写作特点,重点句式及词语。
二、 完成课后练习。
教学重点及难点:同上
教学过程:
一、 .写作特点:
1、详略得当,重点突出。“论”
2、结构上,过渡自然,前后照应。
3、语言简练生动。
4、人物形象对比鲜明。
二、 重点句式及词语:
1、(课堂练习)判断句式:
①忠之属也。
②夫战,勇气也。
③夫大国,难测也。
2、(课堂练习)古今异义的实词:
古                              今
间:  参与                       隔开,不连接
牺牲:   祭祀用的猪、牛羊等       为正义事业而舍弃生命
狱:  案件                     监狱
可以:  两个词,意为“可以凭借”       一个词,表示可能或许可
三、 (课堂练习)重点句翻译:
1、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2、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3、何以战?
4、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5、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6、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7、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8、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
四、课堂小结:
.总结全文:
    本文通过记叙曹刿对战争的有关论述和指挥长勺之战的史实,说明要取信于民,运用正确的战略战术并掌握战机才能取胜的道理,表现了曹刿的政治远见军事才能。
布置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
 2,完成一课一练


第六册曹刿论战由www.89xue.com网教案频道http://www.89xue.com搜集整理,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第六册曹刿论战》出自:www.89xue.com网

上一页  [1] [2] 


Tag:九年级语文教案九年级语文教案模板教案大全 - 语文教案 - 九年级语文教案
上一篇:日出(节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