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企业 个人
当前位置:89学习网范文文章教案大全语文教案高三语文教案泪珠与珍珠...» 正文

泪珠与珍珠...

[05-16 19:57:25]   来源:http://www.89xue.com  高三语文教案   阅读:90
摘要: 教学目标: 1.整理、分析文章中所写的几种泪 体会作者细腻、真率的情感,欣赏清丽优美、富于含义的语言。 2.体味作者对忧患与苦痛、亲情与人生的探询、评判。 3.背诵课文中引用的诗句、名言。 教学时数:2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导入新课 请大家翻译“南海外有鲛人,水居如鱼,不废织绩,其眼能泣珠”。 二、 作者简介 琦君,原名潘希真,1918年生于浙江永嘉县。受家庭熏陶,自幼酷爱文学,6岁时就由家庭教师讲授古典文学,中学时阅读了大量现代文学和外国文学作品,并开始文学创作,高中毕业后成为之江大学词坛巨擘夏承焘的得意门生。琦君深受夏先生学识与人格的影响,在词学方面有精深的造诣。。
泪珠与珍珠...,标签:高三语文教案模板,http://www.89xue.com



教学目标:
1.整理、分析文章中所写的几种泪 体会作者细腻、真率的情感,欣赏清丽优美、富于含义的语言。
2.体味作者对忧患与苦痛、亲情与人生的探询、评判。
3.背诵课文中引用的诗句、名言。
教学时数:2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导入新课
请大家翻译“南海外有鲛人,水居如鱼,不废织绩,其眼能泣珠”。
二、 作者简介
琦君,原名潘希真,1918年生于浙江永嘉县。受家庭熏陶,自幼酷爱文学,6岁时就由家庭教师讲授古典文学,中学时阅读了大量现代文学和外国文学作品,并开始文学创作,高中毕业后成为之江大学词坛巨擘夏承焘的得意门生。琦君深受夏先生学识与人格的影响,在词学方面有精深的造诣。大学毕业后,正值抗战爆发,饱经忧患,深感国家毁之痛,1949年到台湾在司法部门任职,1969年自司法部退休,任教于中央大学和中兴大学中文系,教授新旧文学。
三、 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练习朗读,准确传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2点名朗读
3、概括文章写了哪些泪珠?
明确:                   
          书中泪   喜欢、欣赏      >认识人间真情
           思乡泪   思乡情  
怜子泪   慈母心                                 
          奋斗泪   坚忍心     美、珍贵的化身            
          慈悲泪   慈悲心     神圣崇高
感恩泪   感激心     纯洁真挚              
四、具体分析
㈠课文前五段中几个引文的含义是什么?这几个引文之间的层次关系如何?作者有怎样的人生感触?
明确:
①马区夫人:“眼因流多泪水而愈益清明,心因饱经忧患而愈益温厚。”意在说明人随着阅历的增加会对人生有着更加深刻的体会。
② 谢冰心: “雨后的青山,好像泪洗过的良心。”“雨后的青山是有颜色、有形象的,而良心是摸不着、看不见的。聪明的作者,却拿抽象的良心,来比拟具象的青山,真是妙极了。”一个人应当有着自己真实的人生体验,并且越真诚越好。
③白居易:“莫染红丝线,徒夸好颜色。我有双泪珠,知君穿不得。莫近烘炉火,炎气徒相逼。我有两鬟霜,知君销不得。”人生的痛苦只有自己才能感受最深。
④杜甫:“奠自使眼枯,收汝泪纵横。眼枯即见骨,天地终无情。”刻骨铭心的痛楚是一个人经历磨难以后的收获。
⑤几个引文之间层层递进,写出作者对泪水由浅入深的理解。随着岁月的增长、阅历的丰富,便懂得:人生必于忧患备尝之余,才能理解泪水蕴含的深刻含义。
㈡“纸上得来终觉浅,”在文章的第6~10段中,作者又写了在自身生活中感受过什么样的“泪水”?又感悟到了什么? 
明确:
(1)丈夫与亲人相见欲哭无泪的痛苦。
(2)母子、母女对于亲情欲诉而不能的眼泪。从自己对儿子的情感中体会到母亲对自己的情感。这对人生又有了高一层的领悟。所以说:“眼 因流多泪水而愈益清明。”
(3)从牡蛎造珠这件事中,感悟到:生命在奋斗历程中是多么艰苦。 这一粒珍珠是牡蛎为了生存而落下的艰辛之泪。
㈢从文章的前一部分可以看出,作者已从泪水中探询到人间亲情的真谛,也已体悟到人生的境界。那为什么文章还要写“观音流泪”“基督徒涕泪交流”的情景呢?

[1] [2]  下一页


Tag:高三语文教案高三语文教案模板教案大全 - 语文教案 - 高三语文教案
上一篇:伶官传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