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 享受生活教案
难点
1、把握作品的内在意蕴及其深刻的主题,从中得到一定的人生启迪,培养积极的人生态度。
2、把握人与环境抗争时所折射出来的伟大的力量与意志,珍视生命的意义与价值。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幻灯:Keep your face to the sunshine and you can not see
sh adow.提问:这是什么意思?
(学生看到英文很好奇,纷纷阅读、口译。)
明确:只要朝着阳光,便不会看见阴影。
2、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学生纷纷发表个人见解。
3、这句话是谁说的呢?
部分同学回答:海伦•凯勒
4、你知道海伦•凯勒是怎样的一个人吗?
学生介绍自己搜集到的有关海伦•凯勒的资料。
教师明确并提供有关海伦•凯勒的视频资料,使学生有经久不忘的印象。
明确:海伦• 凯勒,美国盲聋女作家、教育家。幼时患病,丧失视觉、听觉和说话能力。七岁时,安妮•沙利文担任她的家庭教师,从此成了她的良师益友,相处达50年。在沙利文帮助之下,她进入大学学习,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大学期间,写了《我生命的故事》,讲述她如何战胜病残,给成千上万的残疾人和正常人带来鼓舞。这本书被译成50种文字,在世界各国流传。以后又写了许多文字和几部自传性小说,表明黑暗与寂静并不存在。后来凯勒成了卓越的社会改革家,到全球各地发表演说,为盲人聋哑人筹集资金。二战期间,又访问多所医院,慰问失明士兵,她的精神受人们崇敬, 成为全人类的精神楷模。1964年被授予美国公民最高荣誉——“总统自由勋章”,次年又被推选为世界十名杰出妇女之一。
5、引导学生进入课文学习,感受海伦•凯勒的人格美。
进入新课。
二、整体感知
1、知道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速读课文,粗通 大意。
学生速读课文。
2、让学生划分本文结构,归纳段落大 意。
学生回答:第一段(1)开宗明义地讲述自己的乐趣是丰富多彩的。
第二段(2——30)具体写了“我”的丰富多彩的趣事以及从中感受得到的乐趣。
第三段(31——32)告诉我们要学会满足,忘我就是快乐。
3、用一句话说说文章主要写了什么?
明确:写了海伦•凯勒的丰富多彩的乐趣。
4、文章到底描写了作者的哪些乐趣?
明确:田野漫步和户外活动,具体包括划船、游泳、乘船远航、骑双人自行车兜风、亲近树木花草、和狗交朋友、编织、看书、下棋、玩纸牌游戏、和孩子们嬉戏、参观博物馆和艺术馆、看歌剧等。
5、作者从这些事中感受到了怎样的乐趣呢?试用原文的词句来回答。
提示:以情驭景,以景显情,创设了 “物”、“我”之间完美融合与统一的境界,充分表达了作者的乐趣。
学生圈划批注阅读后明确:
划船——心旷神怡
乘船远航——奇妙、有趣极了、不能忘怀
幽静乡村——迷人可爱、回味无穷、尽情享受
骑自行车兜风——惬意、飘飘然而心旷神怡
和孩子们嬉戏——快乐不过,时间也过得很快
参观博物馆和艺术馆——灵魂充满了喜悦
看歌剧——比读剧本要有趣味得多、身临其境、不能忘怀、高兴得几乎跳起来
6、本文是一篇散文。文章写了很多看似毫不相干的事情,但它们之间却有一根主线,这根主线是什么?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散文的最大特点是什么?我们应该怎样理解散文的这一特点?
学生答:“我”的趣事(乐事);形散而神不散。所谓“形散而神不散”,实质就是指散文的各则材料(即“形”)之间可以有时空上的巨大跨越,但是它们都必须同服务于文章的中心(即“神”)
6、这对你的写作有什么启示?
学生答启示。
参考答案:围绕中心选材,选择任意吻合中心的材料。
三、品味文章的写法
1、 本文在记写各种乐趣中穿插了大量的景物和环境描写,非常生动形象地描绘了自然界万事万物的声形色味。其实我们知道作者生活在黑暗与寂静中,对声音、色彩无记忆、无感觉,她全凭触觉来感知世界,感知的范围窄小得很,对活生生的感性世界的了解少得很,那么作者是怎样写出这篇文章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