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企业 个人
当前位置:89学习网教育资料教学设计语文教学设计高二语文教学设计小石城山记» 正文

小石城山记

[09-23 04:07:13]   来源:http://www.89xue.com  高二语文教学设计   阅读:9361
摘要: 本文第一段描绘了小石城山的奇景,第二段是作者有景而发的议论,暗含了作者的愤懑之情和坚守之志,对于这篇文章在结构与思想内容方面的特点,明代着名文论家茅坤在《唐宋八大家文钞》中评价“借石之瑰玮,以吐胸中之气”。通过我们的分析,可以看出这种评价是很到位也很中肯的。作为古文运动的领袖,柳宗元在自己的文章中很好的实践了言志载道的主张。 三、三读文章:品境 ⑴设问:一篇优秀的山水游记,不仅有情有景有作者的志向,更重要的是要有意境,下面我们来看在《小石城山记》中,情、景、志三者是如何交融在一起的。眼前的景物如何引发作者的联想?或者说景物的处境和柳宗元的身世之间的相似点在哪里?。
小石城山记,标签:高二语文教学设计方案,http://www.89xue.com
    本文第一段描绘了小石城山的奇景,第二段是作者有景而发的议论,暗含了作者的愤懑之情和坚守之志,对于这篇文章在结构与思想内容方面的特点,明代着名文论家茅坤在《唐宋八大家文钞》中评价“借石之瑰玮,以吐胸中之气”。通过我们的分析,可以看出这种评价是很到位也很中肯的。作为古文运动的领袖,柳宗元在自己的文章中很好的实践了言志载道的主张。 
    三、三读文章:品境 
    ⑴设问:一篇优秀的山水游记,不仅有情有景有作者的志向,更重要的是要有意境,下面我们来看在《小石城山记》中,情、景、志三者是如何交融在一起的。眼前的景物如何引发作者的联想?或者说景物的处境和柳宗元的身世之间的相似点在哪里? 
    齐读一遍课文。 
    提问。明确:景美但无人问津,才高却被弃置(被放逐天涯)。 
    ⑵设问:可以看出正是内在品质和外在处境的相似,使柳宗元由景入情产生联想。现在回头再看,这些景物还是单纯的自然之景吗?作者在景物描写中融汇了自己的感情,我们甚至可以从景物中找出一种来作为柳宗元品格和处境的写照,这是哪一种景物呢? 
    明确:“无土壤而生嘉树美箭”,哪一句提示你?——“益奇而坚”,比起前两种景物而言,这些嘉树美箭显得更加的奇美,而且深深扎根在石缝中更加坚实。环境极其恶劣,才能极其优秀,这些嘉树美箭正是柳宗元人格的写照。 
    由此可以看出,不仅作者在第二段因景而生情,而且作者第一段描绘景物时还融入了自己的个性特征和情感。所以,这篇文章中景与情之间的关系是:由景入情,作者融情于景,真正做到了物我相融。关于作者面对自然山水时物我相融的感受,在《永州八记》第一篇《始得西山宴游记》中有这样一句话:“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作者遨游于永州的奇山丽水之间,忘却自我,将自己融化到眼前的景致中,以我观物,以情观物,达到了物我相融的境界。 
    这种描摹山水与抒情言志相结合的手法开创了唐宋游记散文情景交融、物我合一的风气,成为后代作家学习的典范。 
    正是因为言志载道的风格与情景交融的意境,作者将自己的志向和感情投射到景物上,使得柳宗元笔下的山水景物不仅停留在自然山水的层面上,这种自然山水因为包含了作者的志向和感情,而具有了精神文化历史的含量,从而使自然山水向人文山水升华。[板书:自然之 箭头 人文之景]。如果小石城山还在,我们现在再去游览的时候,对它的欣赏已不会仅仅停留在看山看水的层面上,我们在看山看水的时候,更多的是会想到柳宗元在当时当地下的人生遭际和内心感受,体会到自然山水所蕴含的历史、文化和精神的含量。 
    ⑶设问:其实,自然山水在文人笔下被点化成人文山水不仅体现在柳宗元的山水游记中,这是中国山水游记“以情观物”一派几乎都有的共同特征。 
    明确:我们从最近学过的课文开始看起。先以我们最近刚学的《黄州快哉亭记》为例。(幻灯片十)这是由于作者开朗达观心态的点染,使得长江的壮丽风景更加超脱于世俗,豪情万丈,所以,黄州快哉亭对于后世人的意义,不仅在于长江的壮丽风景,更多的是与风景交织在一起的作者超然物外达观开朗的心态会给后人以更深的启发。此外,还有范仲淹的《岳阳楼记》, 
    ⑷设问:下面请同学起来分析一下《岳阳楼记》中岳阳楼之一自然之景是如何被作者点化成人文之景的?也就是说,岳阳楼这一景物经《岳阳楼记》一文被赋予了一种怎样的意义?岳阳楼成了怎样一种精神的象征? 
    提问。明确:提到岳阳楼,我们首先想到的是“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两句,岳阳楼和洞庭湖的无限风光被作者的胸襟和抱负所点染,提到岳阳楼,让人更多感到的是知识分子的远大理想和历史责任感。 


www.89xue.com     此外,还有《醉翁亭记》,“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作者热爱生活、与民同乐的情怀已经和这一景致分不开了。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Tag:高二语文教学设计高二语文教学设计方案教学设计 - 语文教学设计 - 高二语文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