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企业 个人
当前位置:89学习网教育资料教学设计语文教学设计高二语文教学设计《物种起源》导言教案» 正文

《物种起源》导言教案

[09-14 23:02:31]   来源:http://www.89xue.com  高二语文教学设计   阅读:9960
摘要: 3.提问:作者研究家养动物和栽培植物的意义是什么? 明确:我经常获得动物因由家养而变异的知识,虽然还不够完备,但总可以为处理这个问题和其他一切复杂事件提供最良好最可靠的线索。 4.提问:作者从研究家养动物和栽培植物获得的两点认识是什么? 明确:大量的、遗传的变异是可能的;人类选种力量的伟大,能使微小的变异逐渐累积起来。 三、研习课文的语言特色,分小组讨论 讨论后代表发言,其他同学补充,要求有具体的例证。 明确:本文语言准确、严密 (板书) 作者讲究选词、讲究用结构复杂的句式表达周密谨严的意思。例如:“1844年又把这些札记加以充实,写。
《物种起源》导言教案,标签:高二语文教学设计方案,http://www.89xue.com
    3.提问:作者研究家养动物和栽培植物的意义是什么?
    明确:我经常获得动物因由家养而变异的知识,虽然还不够完备,但总可以为处理这个问题和其他一切复杂事件提供最良好最可靠的线索。
    4.提问:作者从研究家养动物和栽培植物获得的两点认识是什么?
    明确:大量的、遗传的变异是可能的;人类选种力量的伟大,能使微小的变异逐渐累积起来。
    三、研习课文的语言特色,分小组讨论
    讨论后代表发言,其他同学补充,要求有具体的例证。
    明确:本文语言准确、严密   (板书)
    作者讲究选词、讲究用结构复杂的句式表达周密谨严的意思。例如:“1844年又把这些札记加以充实,写成当时我认为是正确的结论的纲要。”
    “又”,说明作者没有满足已有的成绩,继续搜集资料。“当时”与“现在”相对而言,用“当时”,强调了当时达到的认识水平,二是现在认识又有所发展。
    又如:“我虽然力求审慎,使一切能有正确的证据,但是错误的窜入,还是不可避免的。”
    “窜入”用得准确而又生动,它说明了在这项科学研究的过程中,错误的出现很难避免。
    又如:“我深信生物的种不是不变的。”
    这个双重否定句用得很有表现力。第一,它加强了语气,肯定了物种变异这一认识;第二,它增强了文章论辩的力量,“不是不变”是对“不变”论的有力批驳。
    再例:“我们处理一个问题,必须把两方面的事实和证据,加以详细叙述和比较,然后才能得到完善的结果……”


www.89xue.com     1.既说“事实”——一般的感性材料,又说“证据”——材料中足以反映事物本质的例子,足见周密。
    2.既说“叙述”——能使人了解比较全面、具体,但还不能表现本质,又说“比较”——能使人鉴别感性材料,去粗取精,由表及里,以掌握事物的本质,足见谨严。
    四、从课文中筛选信息,再加工处理,转为主动的信念输出者——我为《物种起源》写序言
    出示投影,多媒体情境创设,从语言描叙中制作10幅动画。
    在我们的地球上,生活着千百万种生物;逶迤的群山间,莽莽林海藏虎豹;辽阔的原野上,风吹草低见牛羊;湍急的江河中,白浪翻卷戏鱼虾;无边的海洋里,碧波万顷逐鲸鲨。还有那绚丽阳光下吐艳的百花;绵绵细雨中引吭的群蛙;缭绕晨雾中婉转的俊鸟;苍茫暮色里低吟的秋虫……如此千姿百态的生物,其源头在哪里?19世纪英国伟大的生物学家达尔文经过20年的悉心研究,在1858年发表的《物种起源》中为我们揭示了这一奥秘。
    出示投影文字:
    2009年,是达尔文诞生200周年,为纪念这位伟大的科学家,出版社决定重新出版《物种起源》中文译本,请你根据《物种起源》导言提供的材料为本书写一篇序言,你该如何写呢?
    点拨:认真阅读学习过的序言,课文《农村调查》序言,把握与“导言”的异同。
    要根据序言的特点,从本篇课文中筛选写序言所需要的信息,然后重新排列组合。
    注意:“导言”也称引言,是一篇文章或一部着作的开头的话,主要用于学术着作和教科书,对论着的基本内容和要点以及有关问题(如写作背景、过程、缘由等)做出介绍、说明。 “序言”是写在诗文或书籍前边单独成篇的文章,可叙述,可议论,也可说明。有作者自己写的,叫做“自序”,内容多为交代着述的意图、宗旨和经过;也有别人写的,多介绍和评论所写之作。这里要求我们写的序属后一类。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Tag:高二语文教学设计高二语文教学设计方案教学设计 - 语文教学设计 - 高二语文教学设计
上一篇:庄周买水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