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周公世家》教案
[07-12 14:32:44] 来源:http://www.89xue.com 高二语文教学设计 阅读:9193次
摘要: 九、分析本文是如何运用对比手法来揭露那些腐朽没落的统治者的丑恶本质的? 明确:1、用周公的品德与后世无道君臣进行对比。2、用鲁国的所谓“洙泗礼仪之帮”的高雅招牌与鲁国后期统治者的yin乱、凶残、猥琐进行对比。通过对比,从而尖锐深刻地揭露了某些统治者斤斤于揖让之节的表面形式,而行刺极尽其荒yin之欲诛杀之能的极度虚伪行径,表现出作者敏锐的观察判断能力和高度现实主义精神。 十、布置作业。 1、按类整理全文的文言现象。 2、思考:曹操在其《短歌行》一诗的结尾使用了本文记载的周公“一饭三吐哺”的典故:“山不厌高,水不厌深,。
《鲁周公世家》教案,标签:高二语文教学设计方案,http://www.89xue.com
九、分析本文是如何运用对比手法来揭露那些腐朽没落的统治者的丑恶本质的?
明确:1、用周公的品德与后世无道君臣进行对比。2、用鲁国的所谓“洙泗礼仪之帮”的高雅招牌与鲁国后期统治者的yin乱、凶残、猥琐进行对比。通过对比,从而尖锐深刻地揭露了某些统治者斤斤于揖让之节的表面形式,而行刺极尽其荒yin之欲诛杀之能的极度虚伪行径,表现出作者敏锐的观察判断能力和高度现实主义精神。
十、布置作业。
1、按类整理全文的文言现象。
2、思考:曹操在其《短歌行》一诗的结尾使用了本文记载的周公“一饭三吐哺”的典故:“山不厌高,水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请问曹操以周公为典范,表达了怎样的愿望?
明确:曹操用周公“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犹恐失天下之士的典故,是以周公之比,以周公礼贤下士的精神自励,表达了曹操急于招纳贤才、建功立业的心情。
九、分析本文是如何运用对比手法来揭露那些腐朽没落的统治者的丑恶本质的?
明确:1、用周公的品德与后世无道君臣进行对比。2、用鲁国的所谓“洙泗礼仪之帮”的高雅招牌与鲁国后期统治者的yin乱、凶残、猥琐进行对比。通过对比,从而尖锐深刻地揭露了某些统治者斤斤于揖让之节的表面形式,而行刺极尽其荒yin之欲诛杀之能的极度虚伪行径,表现出作者敏锐的观察判断能力和高度现实主义精神。
十、布置作业。
1、按类整理全文的文言现象。
2、思考:曹操在其《短歌行》一诗的结尾使用了本文记载的周公“一饭三吐哺”的典故:“山不厌高,水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请问曹操以周公为典范,表达了怎样的愿望?
明确:曹操用周公“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犹恐失天下之士的典故,是以周公之比,以周公礼贤下士的精神自励,表达了曹操急于招纳贤才、建功立业的心情。
Tag:高二语文教学设计,高二语文教学设计方案,教学设计 - 语文教学设计 - 高二语文教学设计
上一篇:《河渠书》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