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企业 个人
当前位置:89学习网教育资料教学设计数学教学设计二年级数学教学设计长度单位 教案(4)» 正文

长度单位 教案(4)

[07-10 04:05:00]   来源:http://www.89xue.com  二年级数学教学设计   阅读:9727
摘要:例2(用厘米量)教材中给出了量纸条长度的正确方法,但只是其中一种方法,教学时如果学生能够发现更多的方法,要给以鼓励。认识米(1)米尺的引入不再像以前那样直接给出,而是让学生通过用学生尺量黑板,感觉到很麻烦,很自然地引出。(2)与“1厘米”的认识一样,教材通过多种方式帮助学生建立“1米”的长度表象。① 实际观察米尺② 量身高③ 量臂展例3(米和厘米的关系)(1)通过用不同的工具量1米长的绳子,让学生通过活动,自己去发现米和厘米的关系。(2)教材上开始出现卷尺、皮尺(做一做),让学生认识更多的测量工具,并理解根据不同的测量需要可以选用不同的测量工具。2.线段认识线段教材。
长度单位 教案(4),标签:二年级数学教学设计方案,http://www.89xue.com

  例2(用厘米量)

  教材中给出了量纸条长度的正确方法,但只是其中一种方法,教学时如果学生能够发现更多的方法,要给以鼓励。

  认识米

  (1)米尺的引入不再像以前那样直接给出,而是让学生通过用学生尺量黑板,感觉到很麻烦,很自然地引出。

  (2)与“1厘米”的认识一样,教材通过多种方式帮助学生建立“1米”的长度表象。

  ① 实际观察米尺

  ② 量身高

  ③ 量臂展

  例3(米和厘米的关系)

  (1)通过用不同的工具量1米长的绳子,让学生通过活动,自己去发现米和厘米的关系。

  (2)教材上开始出现卷尺、皮尺(做一做),让学生认识更多的测量工具,并理解根据不同的测量需要可以选用不同的测量工具。

  2.线段

  认识线段

  教材的编排有所变化,原通用教材:先讲直线,再引出线段:“在直线上点两个点,这两个点间的一段叫做线段”。实验教材:用三个直观图直接形象描述出线段的两个特征:直、有两个端点。

  接下来,教材说明线段是可以量出长度的,并让学生量一量线段的长度,学生已经具备了测量纸条长度的能力,测量线段的长度就迎刃而解了。

  画线段

  与量长度一样,教材只是给出了最基本的画线段的方法,学生如果有其他方法也可以。

  五、教学建议

  1.注意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

  2.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学生形成厘米和米的正确表象。

  教学时应注意让学生通过看一看、比一比、量一量等实践活动,了解1厘米、1米大致有多长,从而初步建立起厘米和米的长度表象。

  3.把握好线段的教学要求。

  过去线段是从“线段是直线上两点间的一段”来教学的,现在教材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进行了改编。因此教学线段时,不应再从线段与直线的关系来教学,而应采取直接描述的方式。如果教师要补充线段的练习,尽量不要将直线与线段进行对比。


上一页  [1] [2] 


Tag:二年级数学教学设计二年级数学教学设计方案教学设计 - 数学教学设计 - 二年级数学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