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企业 个人
当前位置:89学习网教育资料教学设计物理教学设计九年级物理教学设计内能教案» 正文

内能教案

[07-17 19:18:25]   来源:http://www.89xue.com  九年级物理教学设计   阅读:9784
摘要: 所以做功和热传递是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 (3)做功和热传递对改变物体的内能是等效的。 一杯水可以用加热的方法(即热传递方式)传递给它一定的热量,使它从某一温度升高到另一温度。这过程中这杯水的内能有一定量的变化。也可以采取做功的方式,比如用搅拌器在水中不断搅拌,也可以使这杯水从相同的初温度升高到同一高温度,这样,水的内能会有相同的变化量。两种方式不同,得到的结果是相同的。除非事先知道,否则我们无法区别是哪种方式使这杯水的内能增加的。 因此,做功和热传递对改变物体的内能是等效的。 (4)虽然做功和热传递对改变物体的内能是等效的,但是这两种方式的物理过程有本质的区别。做功使物体内能改。
内能教案,标签:九年级物理教学设计方案,http://www.89xue.com
    所以做功和热传递是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
    (3)做功和热传递对改变物体的内能是等效的。
    一杯水可以用加热的方法(即热传递方式)传递给它一定的热量,使它从某一温度升高到另一温度。这过程中这杯水的内能有一定量的变化。也可以采取做功的方式,比如用搅拌器在水中不断搅拌,也可以使这杯水从相同的初温度升高到同一高温度,这样,水的内能会有相同的变化量。两种方式不同,得到的结果是相同的。除非事先知道,否则我们无法区别是哪种方式使这杯水的内能增加的。
    因此,做功和热传递对改变物体的内能是等效的。
    (4)虽然做功和热传递对改变物体的内能是等效的,但是这两种方式的物理过程有本质的区别。做功使物体内能改变的过程是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过程。而热传递的过程只是物体之间内能的转移,没有能量形式的转化。
    课上练习:
    1.判断下面各结论是否正确?
    (1)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不一定大。
    (2)同样质量的水在100℃时的内能比60℃时的内能大。
    (3)内能大的物体,温度一定高。
    (4)内能相同的物体,温度一定相同。
    (5)热传递过程一定是从内能大的物体向内能小的物体传递热量。
    (6)温度高的物体,含有的热量多,或者说内能大的物体含有的热量多。
    (7)摩擦铁丝发热,说明功可以转化为热量。
    答案:(1)、(2)是对的。
    2.在标准大气压下,100℃的水吸收热量变成同温度的水蒸气的过程,下面的说法是否正确?
    (1)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不变,因而物体的内能不变。
    (2)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加,因而物体的内能增加。
    (3)所吸收的热量等于物体内能的增加量。
    (4)分子的内能不变。
    答案:以上四个结论都不对。
    (三)课堂小结
    (1)这节课上新建立了三个物理概念: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分子势能、内能。要知道这三个概念的确切含义,更为重要的是能够区分温度、内能、热量,知道内能与机械能的区别和联系。
    (2)要掌握三个物理规律: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与温度的关系、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与分子间距离的关系、做功与热传递在使物体内能改变上的关系。
    (四)说明
    这节课是概念性很强的课,又不是从物理实验或物理现象直接得出结论的课。对于概念要知道引入的目的、确切含义、与其他概念的区别和联系。所以课上要讲分子热运动平均动能、内能、热量等概念的意义,并且要通过实际例题,让学生通过判断、推理来加深对这些概念的认识。


上一页  [1] [2] [3] 


Tag:九年级物理教学设计九年级物理教学设计方案教学设计 - 物理教学设计 - 九年级物理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