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企业 个人
当前位置:89学习网教育资料教学设计化学教学设计九年级化学教学设计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教案» 正文

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教案

[07-17 20:05:26]   来源:http://www.89xue.com  九年级化学教学设计   阅读:9126
摘要:教学目的 1.知识目标:在理解化学方程式涵义的基础上,使学生掌握有关反应物、生成物质量的计算。 2.能力培养:通过有关化学计算的练习,使学生掌握解题格式,培养学生解计算题的能力。 3.科学品质:通过规范计算格式的教学与训练,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掌握已知一种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求生成物(或反应物)的质量。 2.难点: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教学用品 小黑板、投影仪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 1.以氯酸钾受热分解为例,说明化学方程式的涵义。 2.完成下列化学方程式,并求各物质的质量比: (1)H2+。
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教案,标签:九年级化学教学设计方案,http://www.89xue.com

教学目的
    1.知识目标:在理解化学方程式涵义的基础上,使学生掌握有关反应物、生成物质量的计算。
    2.能力培养:通过有关化学计算的练习,使学生掌握解题格式,培养学生解计算题的能力。
    3.科学品质:通过规范计算格式的教学与训练,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掌握已知一种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求生成物(或反应物)的质量。
    2.难点: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教学用品
    小黑板、投影仪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
    1.以氯酸钾受热分解为例,说明化学方程式的涵义。
    2.完成下列化学方程式,并求各物质的质量比:
    (1)H2+CuO     (2)Zn+HCl--
    二、引入新课
    (讲解)根据化学方程式的涵义,在氯酸钾受热分解的反应中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质量比为:
    2KClO3 2KCl+3O2↑
    245  :  149 :96
    同样在(1)H2 + CuO Cu + H2O
    2 :79.5  :63.5:18
    (2)Zn+2HCl===ZnCl2+H2
    65 :73  :136 :2
    (小结)以上说明在化学反应中,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质量比是成正比例关系。因此,利用正比例关系根椐化学方程式和一种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可求生成物(或反应物)的质量。
    三、新课讲授
    由于化学方程式能反映出各物质的质量比,因此能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
    1.已知反应物的质量,求生成物的质量
    (投影)[例题1]加热分解5.8g氯酸钾,可得到多少克的氧气?
    (审题)注意引导使学生理解比例式的列出及步骤、格式。
    (投影)解:设加热分解5.8gKClO3可得到的氧气的质量为x。         ①
    2KClO3 2KCl+3O2↑     ②
    245              96
    5.8g             x      ③
    ④
    答:加热分解5.8gKClO3可制得2.3g氧气。 ⑤
    (小结)通过例1的讲解将解题的步骤小结如下:
    (1)设未知量,如上式中①所示;
    (2)写出有关的化学方程式,如②所示;
    (3)写出有关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和已知量、未知量,如③所示;
    (4)列比例式求解,如④所示;
    (5)简明地写出答案,如⑤所示。
    2.已知生成物质量,求反应物的质量
    (投影)[例题2]在实验室用氢气还原氧化铜的方法制取铜。若制取10g铜,需氧化铜多少克?
    (引导)引导学生审题,按照计算步骤,格式进行。
    (投影)解:设需要氧化铜的质量为x。
    H2+CuO Cu+H2O
    79.5    13.5
    x      10g
    答:需要氧化铜 12.5g。
    四、巩固练习
    1.课堂练习
    (1)3g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可得到多少克二氧化碳?
    (2)要得到0.8g氢气灌装气球,需多少克锌粒与足量的盐酸反应?

[1] [2]  下一页


Tag:九年级化学教学设计九年级化学教学设计方案教学设计 - 化学教学设计 - 九年级化学教学设计
上一篇:化学方程式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