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企业 个人
当前位置:89学习网教育资料教学设计化学教学设计九年级化学教学设计溶解度教案» 正文

溶解度教案

[07-17 20:07:03]   来源:http://www.89xue.com  九年级化学教学设计   阅读:9515
摘要:知识与技能 1、 了解饱和溶液的涵义 2、 了解溶解度的涵义,初步学习绘制和查阅溶解度曲线。 过程与方法 运用科学探究的方法理解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涵义,并通过实验探究了解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相对性。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溶解度的学习,让学生关注与溶解度有关的日常现象,如:鱼池缺氧和增氧等,感受化学对改善生活和促进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 教学重点:建立饱和溶液和溶解度的概念。 教学难点:溶解度概念的形成。 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 多媒体 课 题:2课时 教学过程: 情景导入:一杯水中能溶解多少氯化钠呢?。
溶解度教案,标签:九年级化学教学设计方案,http://www.89xue.com

知识与技能
    1、          了解饱和溶液的涵义
    2、          了解溶解度的涵义,初步学习绘制和查阅溶解度曲线。
    过程与方法
    运用科学探究的方法理解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涵义,并通过实验探究了解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相对性。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溶解度的学习,让学生关注与溶解度有关的日常现象,如:鱼池缺氧和增氧等,感受化学对改善生活和促进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
    教学重点:建立饱和溶液和溶解度的概念。
    教学难点:溶解度概念的形成。
    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  多媒体
    课  题:2课时
    教学过程:
    情景导入:一杯水中能溶解多少氯化钠呢?物质能不能无限制的溶解在一定量的水中呢?一定量的水中究竟能不能无限制的溶解溶质呢?我们还是让事实说话。
    讲授新课:
    [活动与探究一]
    操作
    往20mL水中
    加入5gNaCl
    再加入5gNaCl
    再加入5mL水
    现象
    结论
    [活动与探究二]
    操作
    现象
    结论
    加入5g硝酸钾搅拌
    再加5g硝酸钾搅拌
    ……
    加热
    再加5g硝酸钾搅拌
    冷却
    提问: 同学们在实验过程中发现了什么吗?这个实验事实说明了什么?
    小结:说明在一定量的溶剂里是无法无限溶解某种溶质的。而随着外界条件(温度、溶剂的量等)的改变,情况又发生了变化。
    讲解: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已经不能再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饱和溶液,反之则是不饱和溶液。
    引导分析:在这个实验中你还能得出什么结论?(从改变温度、溶剂的量引起溶解情况发生的改变上来分析)
    小结:饱和与不饱和是相对而言的,在一定程度上它们是可以互相转变的。
    只有在指明“一定量溶剂里”和“在一定温度下”“饱和”和“不饱和”才有确定的意义。
    媒体播放:海水晒盐的过程
    总结:略
    作业:新学案
    教后:
    第二课时:
    讨论:P35页——在上面的活动与探究中,用的水都是20mL,其中溶解氯化钠和硝酸钾的质量是否相同?
    分析、讨论:由此可见,当要比较不同物质的溶解情况时,最好要注意什么?除此之外,还要附加什么条件?
    设问:用一杯水和一盆水来分别溶解糖和食盐,你能判断糖和食盐谁溶解得多吗?
    小结:我们把一定温度下,在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叫做溶解度。
    讨论:20℃时,食盐的溶解度是36克。这句话如何理解?
    分析:溶解度四要素:一定温度;一定量的溶剂;达到饱和状态;所溶解的质量。
    阅读:P36页:溶解度的相对大小。理解溶解度和溶解性的关系。
    P37页:资料
    讨论:为什么用银器皿盛放的食品不易腐败?
    讲解:我们用实验的方法可以测出物质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
    读表:P36页表9—1

[1] [2]  下一页


Tag:九年级化学教学设计九年级化学教学设计方案教学设计 - 化学教学设计 - 九年级化学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