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企业 个人
当前位置:89学习网教育资料教学设计历史教学设计八年级历史教学设计八下第8课《伟大的历史转折》教学设计(学案)» 正文

八下第8课《伟大的历史转折》教学设计(学案)

[07-17 21:18:23]   来源:http://www.89xue.com  八年级历史教学设计   阅读:9661
摘要:写在前面:由于许多历史教师喜欢课堂,积极投身于教改中,同在人教网半亩历史群中的我和张爱华老师,都选择了“伟大的历史转折”一课作为自己讲示范课和优质课的课题。我们围绕这一课题进行了一些探讨,形成了以下教学稿。这一教学稿主要特色表现在:1.在形式上,教案、学案一体化,因此称为教学稿。2.在学习环节上增加了对教材的整体感知,使学生对本课内容初建结构,心中有数。3.把学习目标认定、学法指导和设计意图融合一起,这是最大的特色。这样做可操作性强,学生能准确把握学习目标、学习重点难点,同时又获得了学习方法,了解每一环节学习的意图。对老师来讲,减少了无效问题、无效环节,保证了课堂各个环节的流畅,从而提高课。
八下第8课《伟大的历史转折》教学设计(学案),标签:八年级历史教学设计方案,http://www.89xue.com
写在前面:由于许多历史教师喜欢课堂,积极投身于教改中,同在人教网半亩历史群中的我和张爱华老师,都选择了“伟大的历史转折”一课作为自己讲示范课和优质课的课题。我们围绕这一课题进行了一些探讨,形成了以下教学稿。这一教学稿主要特色表现在: 1.在形式上,教案、学案一体化,因此称为教学稿。 2.在学习环节上增加了对教材的整体感知,使学生对本课内容初建结构,心中有数。 3.把学习目标认定、学法指导和设计意图融合一起,这是最大的特色。这样做可操作性强,学生能准确把握学习目标、学习重点难点,同时又获得了学习方法,了解每一环节学习的意图。对老师来讲,减少了无效问题、无效环节,保证了课堂各个环节的流畅,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把学习目标认定、学法指导和设计意图融合一起”这一理念,来自于人教网刊《半亩历史》执行主编王宗彬老师的创意,在此对王老师一直以来的指导深表感谢。 最后,希望大家对我们的教学稿多提宝贵意见,也希望更多的人加入我的初中历史教研小圈子(群号:106878731)。   情境导入:教师设置情境,导入本课。   同学们请坐好,现在开始上课。为了我们的目标:过目不忘,过耳成诵。大家一定积极交流。   我们知道,文化大革命以阶级斗争为纲,给我国造成了巨大危害。文化大革命结束后,我国出现了怎样的局面呢?在课本的导言部分明确告诉我们,我国开始纠正错误。1977年中国恢复了文化大革命后的第一次高考。   除了恢复高考,我国还陆续纠正了文革中的哪些错误呢   整体感知:利用知识树,整体感知本课知识目标。   让我们一起看知识树,整体感知这一课内容。“第8课伟大的历史转折”可以从几个方面学习?   中国为什么徘徊?怎样实现的转折?又是如何推进转变的呢?请同学们带着这些问题,进入今天的学习。                     预习导学:细读课文,自主学习,落实知识目标,发现问题。   第8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   一、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1.原因       2.时间        3.结果           4.意义   二、十一届三中全会   1.时间        2.地点   3.内容  


 

      4.意义   三、民主与法制的加强   1.平反冤假错案:请举一例   2.颁布一系列法律:   ①颁布时间及法律名称    ②颁布意义   展示反馈:注意倾听,踊跃发言,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活动一 解决自主学习的问题   活动方式:提出预习导学时遇到的问题,合作解决问题。   活动二 突破难点   (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与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内在联系)   活动方式:分角色朗读,融入情景,互问互答问题。   《北京街头的谈话》   旁白:1976年文化大革命结束,人们欢欣鼓舞。   张三:听说了吗?“四人帮”被抓起来了!   李四:这些年,全国上下整天忙着闹革命,学校停课、工厂停工。国家都乱成什么样子了!

[1] [2] [3]  下一页


Tag:八年级历史教学设计八年级历史教学设计方案教学设计 - 历史教学设计 - 八年级历史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