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2第15课《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的进步》导与练
[07-17 21:24:13] 来源:http://www.89xue.com 高一历史教学设计 阅读:9763次
摘要:1.右图为上海造币厂2004年铸造的上海铁路博物馆纪念章,图案为130多年前淞沪铁路上运行的“先导号”机车。选择此图案是为了纪念( ) A.中国出现的第一条铁路 B.中国自己设计建造的第一条铁路 C.中国近代铁路网基本格局奠定 D.中国铁路营运里程跃居亚洲第一位 2.鸦片战争中,英国全权代表璞鼎查乘船从伦敦出发,途中还在孟买逗留了十天,到达澳门用了67天。而清政府派官员琦善与奕山从北京紧急南下,到达广州分别用时56天、57天。这说明 ①中国在战争中实际上丧失了应有地利 ②英国官员在战争中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③交通技术在近代战争中作用渐居首位。
必修2第15课《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的进步》导与练,标签:高一历史教学设计方案,http://www.89xue.com
1.右图为上海造币厂2004年铸造的上海铁路博物馆纪念章,图案为130多年前淞沪铁路上运行的“先导号”机车。选择此图案是为了纪念( ) A.中国出现的第一条铁路 B.中国自己设计建造的第一条铁路 C.中国近代铁路网基本格局奠定 D.中国铁路营运里程跃居亚洲第一位 2.鸦片战争中,英国全权代表璞鼎查乘船从伦敦出发,途中还在孟买逗留了十天,到达澳门用了67天。而清政府派官员琦善与奕山从北京紧急南下,到达广州分别用时56天、57天。这说明 ①中国在战争中实际上丧失了应有地利 ②英国官员在战争中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③交通技术在近代战争中作用渐居首位 ④工业文明在近代战争中取得了优势地位 A.①②③ B.①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3.右图是光绪十三年(1887年)国文教科书的一页,从中可以获取的准确信息有
①电话在当时的日常生活中得到广泛应用 ②当时中国受到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③当时的教学已经讲授近代自然科学知识 ④电话已完全改变中国人的生产生活方式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4.“上海之有德律风,始于壬午季夏,其法沿途竖立木杆,上系铅线,线条与电报无异,惟其中机括不同。传递方法,只须向线端传语,无异一室晤言。”该材料反映的是
A.电报传入 B.电灯传入
C.电话传入 D.英语传入
www.89xue.com 5.中华民国时期,一位住在南京的普通市民想要前往重庆,最适合他出行的交通工具是 A.汽车 B.火车 C.轮船 D.飞机 16.“举头铁索路行空,电气能收夺化工。从此不愁鱼雁少,音书万里一时通。”此诗赞扬的是下列哪一项事业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A.铁路运输 B.航空运输 C.轮船运输 D.电报通讯![]()
1.右图为上海造币厂2004年铸造的上海铁路博物馆纪念章,图案为130多年前淞沪铁路上运行的“先导号”机车。选择此图案是为了纪念( ) A.中国出现的第一条铁路 B.中国自己设计建造的第一条铁路 C.中国近代铁路网基本格局奠定 D.中国铁路营运里程跃居亚洲第一位 2.鸦片战争中,英国全权代表璞鼎查乘船从伦敦出发,途中还在孟买逗留了十天,到达澳门用了67天。而清政府派官员琦善与奕山从北京紧急南下,到达广州分别用时56天、57天。这说明 ①中国在战争中实际上丧失了应有地利 ②英国官员在战争中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③交通技术在近代战争中作用渐居首位 ④工业文明在近代战争中取得了优势地位 A.①②③ B.①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www.89xue.com 5.中华民国时期,一位住在南京的普通市民想要前往重庆,最适合他出行的交通工具是 A.汽车 B.火车 C.轮船 D.飞机 16.“举头铁索路行空,电气能收夺化工。从此不愁鱼雁少,音书万里一时通。”此诗赞扬的是下列哪一项事业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A.铁路运输 B.航空运输 C.轮船运输 D.电报通讯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
Tag:高一历史教学设计,高一历史教学设计方案,教学设计 - 历史教学设计 - 高一历史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