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企业 个人
当前位置:89学习网教育资料教学设计历史教学设计高一历史教学设计必修2第15课《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的进步》导与练» 正文

必修2第15课《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的进步》导与练

[07-17 21:24:13]   来源:http://www.89xue.com  高一历史教学设计   阅读:9763
摘要:www.89xue.com 材料三:孙中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后,立即颁布命令,指出:“富强之策,全籍铁路交通,拯宜从速兴筑。”孙中山辞去临时大总统后,表示愿全力从事铁路建设,接受了“筹办全国铁路全权”的铁路督办职务。中华民国铁道协会成立时,孙中山亲自担任会长,并在铁道协会演说时强调了铁路建设的重要性,说:“今日之世界,非铁道无以立国”。1918年秋,他在《实业计划》中,提出了修建10万英里(16万公里)铁路的计划。 材料四:一些闭塞的地区因铁路而活跃,一些古老的城镇因铁路而面目一新。铁路在畅通经济、带动繁荣的同时还意味着信息的流通、知识的传。
必修2第15课《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的进步》导与练,标签:高一历史教学设计方案,http://www.89xue.com

www.89xue.com   材料三:孙中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后,立即颁布命令,指出:“富强之策,全籍铁路交通,拯宜从速兴筑。”孙中山辞去临时大总统后,表示愿全力从事铁路建设,接受了“筹办全国铁路全权”的铁路督办职务。中华民国铁道协会成立时,孙中山亲自担任会长,并在铁道协会演说时强调了铁路建设的重要性,说:“今日之世界,非铁道无以立国”。1918年秋,他在《实业计划》中,提出了修建10万英里(16万公里)铁路的计划。   材料四:一些闭塞的地区因铁路而活跃,一些古老的城镇因铁路而面目一新。铁路在畅通经济、带动繁荣的同时还意味着信息的流通、知识的传播,意味着建立“铁路交通日常急需的各种生产过程”。所有这一切,无疑都有助于打破中国传统社会“自给自足的惰性”,推动中国的现代化的进程。   请回答:   (1)你出行曾经乘坐过哪些交通工具?材料一称赞的是何种交通工具?   (2)京张铁路的建成有什么样的历史意义?他的总工程师詹天佑除了留给后人这条铁路,还留下了什么?   (3)你如何理解材料三所反映的现象?   (4)据材料四归纳铁路的修建对推动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有何积极影响?     2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修筑铁路,“凿我山川,害我田庐,碍我风水,占我商民生计” ──李鸿章   材料二:“凡穷则变,变则通。将来通商各口,洋商私设电线,在所不免。但由此口至彼口,官不允许,总做不到。……然与其任洋人在内地开设铁路电线,又不若中国自行仿办,权自我操,彼亦无可置喙耳。” ──李鸿章   (1)从材料一到材料二,李鸿章对于修筑铁路的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据材料而回答这种变化的理由是什么?反映的实质问题是什么?   材料三:列强在中国争得的铁路投资权(截止1898年11月)。   国名 在中国投资的铁路 共计 英国 2800英里 6420英里 俄国 1530英里 德国 720英里 比利时 650英里 法国 420英里 美国 300英里   材料四:近代中国的铁路大部分是靠外国资金建设起来的,经营权也大部分落入外国公司或外国政府手中。1894年自主铁路为21%,以后便在6.9%至15.7%之间波动。1937年,中国铁路总长21761千米,其中有南京国民政府控制的占52.5%,其余为日、英、法等列强资本所控制。   (2)简要分析列强在中国修筑铁路的真实目的。   (3)据材料三、四概括晚清及抗日战争前中国铁路的主要特征。   材料五:1949年以后,中国的铁路建设取得了辉煌的成就。2006年青藏铁路全线开通,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的一项重大成就。   (4)综合上述材料,就近代以来中国铁路的发展谈谈你的认识。       【提示与答案】   1.A  中国自己设计建造的第一条铁路是从唐山到胥各庄的铁路,中国近代铁路网基本格局奠定是在辛亥革命前夕,中国铁路营运里程跃居亚洲第一位是在“九五”期末。   2.B  英国人达到中国,历经千山万水,但由于乘坐整齐轮船,竟和清朝官员从北方到达南方时间相差无几,说明中国在战争中丧失了地利条件,也说明工业文明在近代战争中取得了优势地位,故①④正确。②的说法材料无法体现,交通工具在近代战争中作用居于首位的说法太绝对,③错误。   3.C 4.C 5.C 6.D 7.C 8.A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


Tag:高一历史教学设计高一历史教学设计方案教学设计 - 历史教学设计 - 高一历史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