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企业 个人
当前位置:89学习网教育资料教学设计历史教学设计高一历史教学设计高中历史必修2第14课《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导与练» 正文

高中历史必修2第14课《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导与练

[07-17 21:24:17]   来源:http://www.89xue.com  高一历史教学设计   阅读:9227
摘要:】 1.(2010·山东卷)清末民初山西有一首歌谣:破戏台,烂秀才?小足扳子洋烟袋;火车站,德律风(指电话),大足板子毕业生。这反映出当地 ①传统习俗受到冲击 ②文化教育日渐衰落③生活方式发生变化 ④思想观念有了改变 A.①②③ ?? B.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解析】戏台、秀才、小足扳子反映的是我国传统的文化生活状况,破、烂、洋烟袋反映清末民初出传统的文化生活的变迁。“大足板子”是指不缠足兴起,对应①传统习俗受到冲击;“火车站,德律风(指电话)”指交通通讯的进步,对应③生活方式发生变化;&ldq。
高中历史必修2第14课《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导与练,标签:高一历史教学设计方案,http://www.89xue.com
】   1.(2010·山东卷)清末民初山西有一首歌谣:破戏台,烂秀才?小足扳子洋烟袋;火车站,德律风(指电话),大足板子毕业生。这反映出当地   ①传统习俗受到冲击 ②文化教育日渐衰落③生活方式发生变化 ④思想观念有了改变   A.①②③   ??   B.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解析】戏台、秀才、小足扳子反映的是我国传统的文化生活状况,破、烂、洋烟袋反映清末民初出传统的文化生活的变迁。“大足板子”是指不缠足兴起,对应①传统习俗受到冲击;“火车站,德律风(指电话)”指交通通讯的进步,对应③生活方式发生变化;“大足板子毕业生”指接受新式教育的学生,对应④思想观念有了改变。   【答案】D。   2.(2010·江苏卷)徐珂《清稗类钞》记述:“先由男子陈志愿于父母,得父母允准,即延介绍人约期订邀男会晤,男女同意,婚约始定。”这反映晚清婚俗的变化是


www.89xue.com   A.媒妁之言控制婚约缔定             B.婚姻尊重当事人的意愿   C.婚姻听凭父母安排                 D.婚姻仪式简约文明   【解析】题干材料中的“男子志愿”、“男女同意”足见婚姻重视男女当事人的意愿。   【答案】B。   【同步训练】   1. “又是庚申元旦节,过年过得直贯冲。见面齐声道恭喜,脱帽都行一鞠躬……祝罢再把新年贺,两手深深打一恭。”中国市民曾有的这些习俗,最早可能出现于   A.明朝后期                       B.鸦片战争后          C.民国初年                       D.新中国时期   2.下面两幅图片分别展示了上世纪70、90年代我国流行服饰的变化情况,其所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外来文化的影响                 B.服装业的迅猛发展   C.人们的思想解放                 D.人们穿着品味的变化   3.中国近代著名教育家蔡元培曾写下了一张征婚启事,贴在书房的墙壁上。他的择偶条件为:(一)女子须不缠足者;(二)须识字者;(三)男子不娶妾;(四)男死后,女可再嫁;(五)夫妇如不相和,可离婚。该征婚启事反映的历史信息有①婚姻自主的要求②女子教育的开始普及③删繁就简的婚俗④封建思想的痕迹        A.①②         B.①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4. “来是康母(come)去是狗(go)”,“一个铜板叫文到来(one  dollar)”曾经是近代风靡上海的“洋泾浜”英语。这种现象是   A.崇洋媚外心态的反应             B.殖民同化政策的反映   C.中外交流的需要                 D.当时的上海英语教育水平很高   5.下面这组图片反映了近代以来中国女子服饰的变化,产生这一变化的社会原因有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


Tag:高一历史教学设计高一历史教学设计方案教学设计 - 历史教学设计 - 高一历史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