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必修2第14课《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导与练
[07-17 21:24:17] 来源:http://www.89xue.com 高一历史教学设计 阅读:9227次
摘要:www.89xue.com──《中国女性60年发型变迁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中国人从什么角度又是怎样看待自己身体的? (2)据材料二、三,在头发问题上有哪两种不同的认识?有何相同之处? (3)据材料四,建国后中国女性发型变化的趋势怎样?说明促成这一变化的原因。 24.服装是一种记忆,也是一种语言、一种文化。它的变化是以非文本方式记录着社会政治、经济及文化的历史变迁。 材料一:历代王朝都以“会典”、“律例”、“典章”或“车服制”、“舆服制”“丧服制”等各种条。
高中历史必修2第14课《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导与练,标签:高一历史教学设计方案,http://www.89xue.com
www.89xue.com ──《中国女性60年发型变迁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中国人从什么角度又是怎样看待自己身体的? (2)据材料二、三,在头发问题上有哪两种不同的认识?有何相同之处? (3)据材料四,建国后中国女性发型变化的趋势怎样?说明促成这一变化的原因。 24.服装是一种记忆,也是一种语言、一种文化。它的变化是以非文本方式记录着社会政治、经济及文化的历史变迁。 材料一:历代王朝都以“会典”、“律例”、“典章”或“车服制”、“舆服制”“丧服制”等各种条文颁布律令,规范和管理备阶层的穿衣戴帽,对服装的质料、色彩、花纹和款式都有详尽的规定,不遗琐细地区分君臣士庶服装的差别,违者要以僭礼逾制处以重罚。 ──刘志琴《服饰变迁──非文本的社会思潮史》 材料二:康有为曾上书光绪帝:“今则万国交通,一切趋于尚同,而吾以一国衣服独异,则情意不亲,邦交不结矣”,“中国宽衣博带,长裙雅步而施万图竞争之世……诚非所宜”。 ──节选自康有为1898年9月递呈光绪皇帝的《请断发易服改元折》 材料三:文化史学家布克哈特把图像称作“人类精神过去各个发展阶段的见证”,认为通过图像可以加深对历史变迁的理解。以下是一组图片材料:
www.89xue.com ──《中国女性60年发型变迁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中国人从什么角度又是怎样看待自己身体的? (2)据材料二、三,在头发问题上有哪两种不同的认识?有何相同之处? (3)据材料四,建国后中国女性发型变化的趋势怎样?说明促成这一变化的原因。 24.服装是一种记忆,也是一种语言、一种文化。它的变化是以非文本方式记录着社会政治、经济及文化的历史变迁。 材料一:历代王朝都以“会典”、“律例”、“典章”或“车服制”、“舆服制”“丧服制”等各种条文颁布律令,规范和管理备阶层的穿衣戴帽,对服装的质料、色彩、花纹和款式都有详尽的规定,不遗琐细地区分君臣士庶服装的差别,违者要以僭礼逾制处以重罚。 ──刘志琴《服饰变迁──非文本的社会思潮史》 材料二:康有为曾上书光绪帝:“今则万国交通,一切趋于尚同,而吾以一国衣服独异,则情意不亲,邦交不结矣”,“中国宽衣博带,长裙雅步而施万图竞争之世……诚非所宜”。 ──节选自康有为1898年9月递呈光绪皇帝的《请断发易服改元折》 材料三:文化史学家布克哈特把图像称作“人类精神过去各个发展阶段的见证”,认为通过图像可以加深对历史变迁的理解。以下是一组图片材料:
图一:清代的长袍马褂
图二:中山装与西装
图三:“文革”时期的衣着
图四:当代绚丽多彩的服饰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
Tag:高一历史教学设计,高一历史教学设计方案,教学设计 - 历史教学设计 - 高一历史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