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企业 个人
当前位置:89学习网教育资料教学设计历史教学设计高二历史教学设计必修3第5课《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导与练» 正文

必修3第5课《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导与练

[07-17 21:29:00]   来源:http://www.89xue.com  高二历史教学设计   阅读:9235
摘要:7.右图两人分别是公元前6~公元前4世纪东西方思想领域涌现出的杰出代表人物。下列有关他们思想共同点的叙述,错误的是 A.思想研究重点都是人类社会 B.都重视道德作用 C.都反对过激民主政治,主张“劳心者治人” D.政治上都是为了挽救正在衰落的旧制度 8.儒家“民本思想”与智者学派的“人文主义”思想出现的社会背景,其主要不同是 A.讨论主题不同 B.诞生的政治氛围不同 C.价值取向不同 D.所处的历史阶段不同 9.阅读下列材料: 新浪网《2008,邀请苏格。
必修3第5课《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导与练,标签:高二历史教学设计方案,http://www.89xue.com
7.右图两人分别是公元前6~公元前4世纪东西方思想领域涌现出的杰出代表人物。下列有关他们思想共同点的叙述,错误的是   A.思想研究重点都是人类社会   B.都重视道德作用   C.都反对过激民主政治,主张“劳心者治人”   D.政治上都是为了挽救正在衰落的旧制度   8.儒家“民本思想”与智者学派的“人文主义”思想出现的社会背景,其主要不同是   A.讨论主题不同                       B.诞生的政治氛围不同    C.价值取向不同                       D.所处的历史阶段不同   9.阅读下列材料:   新浪网《2008,邀请苏格拉底到中国》文章中写道:“苏格拉底是开拓西方哲学从求问自然转向研习人类本身之第一人,他发展辩证法,建立知识即道德的伦理思想体系,提出了‘认识你自己’的名言;他终生从事教育工作,积累了丰富的教育实践经验并有自己的教育理论;在政治上,他热爱自己的国家,倾心研究国家之学问,崇尚法律的重要性,并以自己的实际告知人们应当追求真理、实现正义。”   请回答:   (1)结合历史知识简述苏格拉底的思想主张,其主张在当时有何积极意义。   (2)与苏格拉底同时代的东方思想家是谁?在道德价值观上各有什么主张?并说明原因。   (3)苏格拉底提出“认识你自己”的目的何在?     10.阅读下列材料:   2008年7月5日创建中国新文化(北京)论坛第七次研讨会召开,31位学者与媒体工作者参加了会议。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刘利华主讲,提供的论文是《“和谐哲学铁三角”的意义》。文章指出:“西方社会之所以慢慢地能走向进步,关键正在于无论是它的宗教还是它的哲学,它们都具有‘人人平等’真理的这种方向性的追求。对于宗教来说,就是人人在上帝面前平等;对于哲学来说,就是人人在真理面前平等。大家知道亚里士多德有句名言,‘我爱我师,但我更爱真理!’真理高于一切,所以在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www.89xue.com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亚里士多德是怎样进一步发展人文主义思想的?   (2)结合苏格拉底的名言“我爱我师,但我更爱真理”,简述他对待老师的态度?你还知道苏格拉底的哪些名言?请说一说。   (3)“我爱我师,但我更爱真理!”思想对于治国有何借鉴意义。     【提示与答案】   1.C  智者学派强调了人的价值。认为人的感觉是判定一切的准绳,否定神的意志是衡量一切的尺度,树立了人的尊严和权威。   2.B  海洋与大河两种不同的自然环境产生了商品经济和农业经济两种不同的经济形式,由于商品经济对自由、平等的内在要求,因此决定了海洋文明走向民主的发展方向;农业文明则需要强大权力去组织水利事业,这导致“专制”的出现。   3.C  题干中材料体现了人文主义的思想观念,人文主义的核心是重视人的价值,崇尚人性。   4.A  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基本史实的再现能力,属于容易题。苏格拉底的思想核心是“知识即美德”。   5.B  普罗泰格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认为人的感觉是判定一切的准绳,否定神的意志是衡量一切的尺度,树立了人的尊严和权威。   6.C  智者学派把研究重点从自然转移到人本身,认为“人是万物的尺度”,相对于旧思想来说它是一种新事物,必然会从思想上引起轰动,也起到了A、B、C三项所叙的影响。当时资本主义还未萌芽,况且智者学派也未能形成一套完整、系统的思想和理论,还不能为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建立作思想和理论上的准备。   7.C  两位先哲都生活奴隶社会,孔子主张“仁”目的是恢复社会秩序,苏格拉底主张“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目的是恢复城邦公德。选项A、B、D是他们思想的共同点,C项不符合题意而且苏格拉底更没有主张“劳心者治人”。   8.B  儒家思想产生的背景是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社会发生重大变革,“士”阶层崛起,“学在民间”流行;古希腊“人文主义”产生于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时期。   9.(1)主张:①“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②“美德即知识”,③教育可以使人认识自己灵魂之内已有的美德。意义:①苏格拉底对人性本身的研究,是人类精神觉醒的一个重要表现,②他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③带有人文主义色彩。(2)孔子,他主张“仁”,希望恢复奴隶社会秩序;苏格拉底主张“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目的是重建城邦公德。(3)他认为哲学的目的就在于“认识你自己”,认识做人的道理,教导人们过一种有道德的幸福的生活。   10.(1)①关注自然界和人类生活,特别强调在整个自然界中,人类是最高级的。②“我爱我师,但我更爱真理”。③创建了严密的逻辑论证系统,充分体现了人类不断追求真理、了解未知的人文精神。(2)态度:作为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更以学识渊博著称。他不仅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处处皆有超过老师的成就,还对柏拉图的唯心论进行了批判,“我爱我师,但我更爱真理”便是他的名言。名言:“人在达到德性的完备时是一切动物中最出色的动物;但如果他一意孤行。目无法律和正义,他就成为一切禽兽中最恶劣的禽兽。”“坏人因畏惧而服从,好人因爱而服从。”“对于美德,我们仅止于认识是不够的,我们还必须努力培养它,运用它,或是采取种种方法,以使我们成为良善之人”。(3)意义:真理高于一切,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上一页  [1] [2] [3] [4] 


Tag:高二历史教学设计高二历史教学设计方案教学设计 - 历史教学设计 - 高二历史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