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企业 个人
当前位置:89学习网教育资料教学设计历史教学设计高二历史教学设计《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说课-必修3» 正文

《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说课-必修3

[07-17 21:28:53]   来源:http://www.89xue.com  高二历史教学设计   阅读:9854
摘要:一、教学理念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新课程理念也强调:“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的现状。”因此我在这设计这一课的基本理念是:“教师不替学生说学生自己能说的话,不替学生做学生自己能做的事,学生能讲明白的知识尽可能让学生讲。”二、说教材1、教材地位:属于高中历史必修Ⅲ专题《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的第三讲述了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并迅速传播开来,最终成为在中国占主导地位的指导思想。与前两课内容“西学东渐”和“新文化运动”一起构成。
《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说课-必修3,标签:高二历史教学设计方案,http://www.89xue.com

一、教学理念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新课程理念也强调:“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的现状。”因此我在这设计这一课的基本理念是:“教师不替学生说学生自己能说的话,不替学生做学生自己能做的事,学生能讲明白的知识尽可能让学生讲。”

二、说教材

1、教材地位:属于高中历史必修Ⅲ专题《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的第三讲述了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并迅速传播开来,最终成为在中国占主导地位的指导思想。与前两课内容“西学东渐”和“新文化运动”一起构成了近代中国思想潮流的发展历程。

2、课标要求:《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对这一节内容作了这的要求:简述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史实,认识马克思主义对中国历史发展的重大意义。

3、教学目标: 我根据课标要求、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具体情况,确立了以下教学目标:

①知识与能力:掌握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及中国先进知识分子成为马克思主义者的情况,理解马克思主义的传入对中国历史产生的重大影响,培养学生从史料中提取有效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

②过程与方法:开展讨论、辩论等教学活动;提高学生表达、探究等方面的能力; 培养“论从史出”的历史学科素养。

③情感、态度、价值观:了解和学习李大钊等人以天下为己任和为真理而斗争的品德,培养学生对祖国和民族的责任感。

4、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的基本史实和马克思主义的传入对中国历史产生的影响是是顺利实现这一课三维目标的重要途径,因此,我认为这一课的重点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其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的影响。

难点:由于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比较抽象,不能很好的理解马克思主义对当时苦苦寻觅救国方案的中国人意味着什么,因此这一课的难点是“问题与主义之争”和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选择马克思主义的原因。

三、说学情与学法

高中学生自身的知识、个性与社会性都比初中有了较为充分的发展,他们具有强烈的探究世界的动机,他们的分析能力、辩证思维也明显增强,而且获得比较丰富的学习策略。对于本课内容学生在初中历史学习时接触过,知道一些感性知识“李大钊”、《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在现实生活中也接触过“马克思主义”这个名词,但对它的认识比较肤浅,大多停留在表层,没有形成系统、深刻的认识。

新的教育理念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其重要含义之一是,学生要有自觉、主动、积极参与学习过程的正确态度、要掌握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其中,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是培养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激发学习激情的重要因素。在这一课的学习中,我有意识的培养学生以下两种学习方法:一是观察学习法,我充分运用材料作铺垫,引导学生主动地运用自己的观察力从各种历史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期望学生在运用历史材料的过程中,进一步认识到历史材料是认识历史的主要途径,培养从中提取有效信息与辨析历史材料的方法;培养“论从史出”,“以史实为依据”的历史学习习惯。二是思辨学习法。通过提供相关知识背景,创设各种具有探究性的问题情境,开展课堂讨论,形成互动的课堂氛围,在合作与交流中切实体验历史,深刻理解历史。

[1] [2] [3]  下一页


Tag:高二历史教学设计高二历史教学设计方案教学设计 - 历史教学设计 - 高二历史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