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的分布与发展 教学设计
评价建议
注重评价学生对地理概念的理解水平。提高学生对地理概念的理解水平是地理知识教学的重点。评价不能局限于学生具备了多少地理知识,而是把重点放在学生的理解水平上。工业概念的理解可这样去评价:学生能根据工业生产的过程,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和解释工业的概念。
教学后记
结课也是一种教学艺术。串联式结课是前后呼应的一种结课方式,教师应抓住关键性知识点之间的线索,串联起各个知识点,使各知识点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如“工业与我们”这一标题学完后,师生应理出一条线索,串联起本标题的知识点,便于学生的理解和掌握(见“板书设计”)。
第2课时 工业的空间分布
设计思想
“工业的空间分布”标题的内容采取了“由面到点”的呈现方法,先让学生对我国工业的分布有一个总体了解,然后以“辽中南地区”“沪宁杭地区”为例,分析工业分布的类型及特点。重点难点问题的解决采用创设情境,指导学法,引导学生参与讨论、探究,通过识图、读图、绘图,运用知识迁移分析资源、交通、市场因素对工业分布的影响,从而理解合理分布工业的战略意义,更深刻理解乡镇企业的发展、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的意义,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掌握工业分布的大势、主要工业区和工业城市的分布,理解工业基地的形成和发展的条件;学会从工业分布图、工业基地图获取信息解决地理问题的技能。
过程与方法
运用资料说出我国工业的地理分布;初步学会从资源条件、交通条件、市场条件说明对工业分布的影响;学会判读工业部门饼状图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树立“合理分布工业是工业建设中的一个重大的战略问题”的理念,它关系到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城乡结合、国防安全、生产的经济效益。
教学重点
我国工业分布的大势和主要工业城市、工业基地的分布。理解工业基地形成和发展的条件。
教学难点
www.89xue.com
理解资源、交通、市场条件对工业分布的影响。
教学方法
讨论法 指导探究法 案例分析法
课前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制作。
学生:互联网上收集有关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和西部大开发的资料。调查本地乡镇企业的发展及带来的好处。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假设你是一位准备来华投资的世界知名钢铁、石油公司总裁,你准备把你的资金投入到哪些地区?你能说明一下原因吗?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