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企业 个人
当前位置:89学习网教育资料教学设计地理教学设计高一地理教学设计《地球的圈层结构》教学设计-必修1» 正文

《地球的圈层结构》教学设计-必修1

[07-17 23:22:45]   来源:http://www.89xue.com  高一地理教学设计   阅读:9720
摘要:师:好,由此可见同学们平日里观察生活还是非常的仔细的。那么有没有哪位同学知道,我们的地球可以分几层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地球的圈层结构》的有关内容。多媒体显示课题。(从学生熟知的生活实例入手,亲切自然,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二、读图比较,启发探讨师:由于我们平时都吃过鸡蛋,所以同学们都能记得鸡蛋的分层。但是,我们的地球呢?有没有哪位同学曾经到地球每个圈层去旅游过?还是我们哪天也把地球剥开来看过到底有几层?生:都没有。师:既然都没有,那我们是怎样知道地球内部的圈层结构的呢?阅读课本的相关内容,要求明确以下地理概念。[地震波、横波、纵波、不连续面]生1:当地震发生时,地下岩石受到强烈冲击,产生弹性震动,并以波的。
《地球的圈层结构》教学设计-必修1,标签:高一地理教学设计方案,http://www.89xue.com
师:好,由此可见同学们平日里观察生活还是非常的仔细的。那么有没有哪位同学知道,我们的地球可以分几层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地球的圈层结构》的有关内容。

多媒体显示课题。

(从学生熟知的生活实例入手,亲切自然,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

二、读图比较,启发探讨

师:由于我们平时都吃过鸡蛋,所以同学们都能记得鸡蛋的分层。但是,我们的地球呢?有没有哪位同学曾经到地球每个圈层去旅游过?还是我们哪天也把地球剥开来看过到底有几层?

生:都没有。

师:既然都没有,那我们是怎样知道地球内部的圈层结构的呢?

阅读课本的相关内容,要求明确以下地理概念。

[地震波、横波、纵波、不连续面]

生1:当地震发生时,地下岩石受到强烈冲击,产生弹性震动,并以波的形式向四周传播。这种弹性波叫地震波。地震波有纵波(P)和横波(S)之分。

师:两种地震波的传播速度是否一样呢?

生:纵波的传播速度较快,横波的传播速度较慢。

问:传播速度快慢的原因是什么?

生:纵波和横波的传播速度随着所通过物质的性质变化而变化。纵波可以通过固体、液体、气体,而横波只能通过固体。

师:对于这句话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假如一条柏油公路一端连接石子路,另一端连接高速公路,当汽车从柏油公路开往高速公路时,当汽车进入高速公路的瞬间,速度开始逐渐变快,也就是可以把柏油公路和高速公路相连接的地方看作是汽车速度发生变化的界面;同理,当汽车从柏油公路进入石子路时,柏油公路和石子路相连接的地方也可以看作是汽车速度发生变化界面。其实我们同样可以根据地震波传播速度的突然变化,来推知传播介质的变化。


www.89xue.com

师:什么又叫不连续面呢?

生2:从地球内部的地震波曲线图上,可以看出地震波在一定深度发生突然变化,这种波速发生突然变化的面叫不连续面。

师:在地球内部圈层中传播的地震波是否也存在相同的问题呢?

阅读“地震波的传播速度图”,学生观察。

师:在地球内部地震波发生着怎样的变化?

学生讨论后回答:略。

师:在地球内部存在着哪几个不连续面呢?请找出界面的名称以及它们所处的位置。

生:存在着两个不连续面,其中莫霍界面位于大陆部分地下33千米处;古登堡界面位于地下2900千米处。在莫霍界面下,纵波和横波的传播速度都有明显增加;而在古登堡界面下,纵波的传播速度突然下降,而横波完全消失。

师:既然如此,你能对地球内部进行分层吗?

学生尝试自己划分地球内部圈层。

教师将学生绘制的地图和“地球的圈层结构”进行比较,师生共同评价。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Tag:高一地理教学设计高一地理教学设计方案教学设计 - 地理教学设计 - 高一地理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