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岳的形成》教学设计-必修1
[07-17 23:23:05] 来源:http://www.89xue.com 高一地理教学设计 阅读:9742次
摘要: 背斜 岩层向上拱起 未受侵蚀,成为山岭 久经侵蚀,形成谷地 中部岩层较老,两翼岩层较新 岩层从中心向两侧由老到新对称分布 。
《山岳的形成》教学设计-必修1,标签:高一地理教学设计方案,http://www.89xue.com
www.89xue.com
背斜
岩层向上拱起
未受侵蚀,成为山岭
久经侵蚀,形成谷地
中部岩层较老,两翼岩层较新
岩层从中心向两侧由老到新对称分布
向斜
岩层向下弯曲
未受侵蚀,成为谷地
地形倒置,形成山岭
中部岩层较新,两翼岩层较老
岩层从中心向两侧由心到老对称分布
www.89xue.com
教师提问并点评。
多媒体演示:1.演示岩层的受力情况,说明背斜顶部因受张力作用,常被侵蚀成为谷地;向斜的轴部因受力挤压,岩性坚硬不易被侵蚀,反而形成山岭。2.“背斜成谷,向斜成山”的过程。
提问:背斜和向斜的判断依据是什么?
学生思考后回答。
教师总结:
1.从地表形态和岩层新老关系两方面比较背斜和向斜,其中岩层的新老关系是最重要的判断依据。
2.在对有关地质示意图进行背斜和向斜判断时,不能单看其地表形态,一般可通过两种方法进行判断:①根据中心和两翼岩层的新老关系进行判断;②通过观察岩层之间的关系,以恢复构造的原来面貌来判断。
多媒体投影:“华山、庐山、泰山”景观图
Tag:高一地理教学设计,高一地理教学设计方案,教学设计 - 地理教学设计 - 高一地理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