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的癌变 教学设计
表2 不同人群的鼻咽癌发病率的情况(单位:1/10万)
问题1:鼻咽癌发病率与什么因素有关?
“与种族有关,黄种人容易患病”“与性别有关,男性比女性容易患病”“与生活习惯有关,抽烟、酗酒的容易患病”“与气候有关,在南方比在北方容易患病”“与环境污染有关”“与讲粤语有关”,学生很快从表格的提示中回答出多种答案。教师非常赞赏学生的讨论与归纳,但对于正确与否没有下结论,而是请大家继续讨论。
问题2:为什么说与种族有关?要确认与种族有关还需要调查哪些数据?
“因为黄种人患病率偏高,调查东南亚一带的黄种人的鼻咽癌发病率,还可以调查移民到了美国、英国的华侨与当地人的鼻咽癌发病率的比较”,有学生回答。
“很好!据《世界五大洲肿瘤发病率》一书所收集的资料描述:鼻咽癌多发于黄种人,白种人少见;国外报告鼻咽癌多数病例是华侨,美国加利福尼亚、夏威夷和新加坡的中国人的鼻咽癌发病率远高于其他种族的居民。说明:鼻咽癌的发病率有明显种族差异。”
教师引用上述的资料,对学生作出表扬,使学生受到很大的鼓舞,以下的讨论更热烈。
问题3:鼻咽癌发病率究竟是与性别有关还是只与生活习惯有关?
“与性别有关”“只与生活习惯有关”“都有关”,学生争执不下,于是教师提醒大家:要用事实来说话;用实验数据来说话,在没有实验数据前可先提出假设。
不错哦
有学生马上就想出了一个方法:“可以让一些女性吸烟,然后把她们与吸烟男性进行对照,以排除性别的干扰。”
“你这个方法在理论上可行,但不知有没有哪位女性志愿做这个实验,请愿意做这个实验的女同学举手。”教师没有马上对这个学生的方法进行评价,而是采取现场测试。没有一个女学生举手,大家的沉默作了很好的回答。“有没有更好的实验方法?”教师继续启发道。
“直接调查吸烟的男性与不吸烟的男性,以及吸烟的女性和不吸烟的女性四组实验数据,比较他们的鼻咽癌发病率。”
“非常好!这样就不用‘强迫’女性吸烟了!”学生大笑。
问题4:如果要确认与气候有关,还可以调查哪些数据?
“调查移居到北方的南方人,看他们的鼻咽癌发病率是否下降,调查移居到南方的北方人,看他们的鼻咽癌发病率是否上升。”
教师看学生的思维很活跃,于是继续让大学讨论最后一个问题:如果确实与环境污染有关,还可以调查哪些数据?
学生对这个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讨论,教师对学生的回答非常满意。
鼻咽癌发病率与讲粤语是否有关,教师让学生按以上思路去收集数据再分析。
(五)关注癌症的治疗问题
先通过课本了解现行的治疗方法:手术切除、化疗法、放疗法,通过练习等方法引出了癌症的其他治疗方法,如中医治疗、基因治疗等。关于中医治疗,教师还利用图片举了灵芝和冬虫夏草的例子。
至此,师生共同解决了许多大家关心的问题,对于还没有解决的其他问题,教师为学生提供了一些网址,让学生课后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