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团发展与统一战线工作的思考
[10-16 19:28:08] 来源:http://www.89xue.com 调研报告 阅读:90次
摘要: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以来,我国社团大量涌现,涉及政治、经济、科技、文化、教育等各个领域,已成为当代中国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www.89xue.com网文章-http://www.89xue.com 找范文,到www.89xue.com网] 一、我国社团的基本情况和发展趋势 (一)我国社团发展的阶段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对1949年以前遗留下来的各种社会团体进行了清理整顿,只保留或成立了为数不多的全国性社团40多个,为稳定当时的经济秩序,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起到了积极作用。到1965年,全国性社团也不到100个。
社团发展与统一战线工作的思考,标签:调研报告范文,http://www.89xue.com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以来,我国社团大量涌现,涉及政治、经济、科技、文化、教育等各个领域,已成为当代中国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www.89xue.com网文章-http://www.89xue.com 找范文,到www.89xue.com网] 一、我国社团的基本情况和发展趋势
(一)我国社团发展的阶段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对1949年以前遗留下来的各种社会团体进行了清理整顿,只保留或成立了为数不多的全国性社团40多个,为稳定当时的经济秩序,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起到了积极作用。到1965年,全国性社团也不到100个,而社团类别也较单调,基本上为工会、共青团、妇联、工商联和科协等几类。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社会团体的发展突破了单一的体制,逐步向官办与半官办社团并存的局面转化,特别是1989年《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颁布后,我国社团得到迅速发展,由1990年的4500多个发展到1998年的18万多个,增加近40倍,并且由官方或半官方逐步向半官半民转化。但在发展过程中,也出现过快过乱现象,有些社团存在不规范行为。党中央、国务院对此高度重视,于1998年对1989年颁布的《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作了修改,民政部门按照新颁布的《条例》对社会团体进行了必要的规范和调整。经过调整和合并,目前我国有近17万个(不含县以下种类民间组织)社团,可以说基本上门类齐全,形成了一个从自然科学到社会科学,从文化艺术到体育卫生,从情报信息到咨询服务,从公益事业到社会福利以及各种学科相互融合的社会团体体系。这些社团已成为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重要力量;成为党和政府联系广大人民群众的桥梁纽带;成为党和政府助手参谋;成为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形式;成为弘扬中华文化和开展国际交流的重要渠道。
(二)我国社团发展的主要特点和趋势
从我国社团50多年的历史看,其主要特点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由过去官方半官方逐步向半官半民方向发展。上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中期,全国近6000个社团主要是工会、共青团、妇联、科协和工商联类型,基本上都是官办社团。改革开放以来,虽然不少社团是官办性质的,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逐步建立,半官半民性质的社团如雨后春笋大量产生,特别是近几年,以中介组织组成的各种协会,以非公有制为主体的各种同业商会大量涌现;二是由过去较强的依附性逐步向相对的独立性转化。所谓独立性主要是指在经济基础上的独立性和利益追求上的独立性。以往的官办半官办社团,基本都是“公家人”或“单位人”,社团经费由政府拨款或主管单位补贴,而近年发展起来的一些社团,尤其是由“自由人”、“社会人”组成的民间社团,逐步向“领导人自选、活动自主、经费自筹”方面转化;三是由单一性逐步向多样性发展。过去的社团是单一性的,而改革开放以来产生的行业协会、同业商会,有很大部分为民间自愿发起组织的;过去社团的团体会员参加较多,而现在更多的是民间团体以“自由人”、“社会人”为主的个人身份参加尤为突出。
我国社会团体大量涌现和蓬勃发展,这是社会转型的必然结果。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社团将逐步走向更加规范更加健康的发展轨道。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特别是我国加入WTO后,势必给民间社团发展带来新的空间、新的舞台;随着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政府将按照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的要求转变职能,社团对政府的依附性将进一步减弱,“自治、自强、自主”必将成为中国社团的主体;随着法制建设进一步完善,将依法规范社会团体的发展,制定出符合我国国情的“民间社团”管理的有关法律法规。
二、社团发展给统一战线带来新的课题
社团发展之所以给统一战线带来了新课题,是因为它对统一战线来说是一个较新的领域。这里所说的新领域,主要是指改革开放以来新产生的民间社团,统战部门还比较生疏,如何开展工作,需要我们去探索去研究。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以来,我国社团大量涌现,涉及政治、经济、科技、文化、教育等各个领域,已成为当代中国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www.89xue.com网文章-http://www.89xue.com 找范文,到www.89xue.com网] 一、我国社团的基本情况和发展趋势
(一)我国社团发展的阶段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对1949年以前遗留下来的各种社会团体进行了清理整顿,只保留或成立了为数不多的全国性社团40多个,为稳定当时的经济秩序,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起到了积极作用。到1965年,全国性社团也不到100个,而社团类别也较单调,基本上为工会、共青团、妇联、工商联和科协等几类。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社会团体的发展突破了单一的体制,逐步向官办与半官办社团并存的局面转化,特别是1989年《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颁布后,我国社团得到迅速发展,由1990年的4500多个发展到1998年的18万多个,增加近40倍,并且由官方或半官方逐步向半官半民转化。但在发展过程中,也出现过快过乱现象,有些社团存在不规范行为。党中央、国务院对此高度重视,于1998年对1989年颁布的《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作了修改,民政部门按照新颁布的《条例》对社会团体进行了必要的规范和调整。经过调整和合并,目前我国有近17万个(不含县以下种类民间组织)社团,可以说基本上门类齐全,形成了一个从自然科学到社会科学,从文化艺术到体育卫生,从情报信息到咨询服务,从公益事业到社会福利以及各种学科相互融合的社会团体体系。这些社团已成为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重要力量;成为党和政府联系广大人民群众的桥梁纽带;成为党和政府助手参谋;成为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形式;成为弘扬中华文化和开展国际交流的重要渠道。
(二)我国社团发展的主要特点和趋势
从我国社团50多年的历史看,其主要特点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由过去官方半官方逐步向半官半民方向发展。上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中期,全国近6000个社团主要是工会、共青团、妇联、科协和工商联类型,基本上都是官办社团。改革开放以来,虽然不少社团是官办性质的,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逐步建立,半官半民性质的社团如雨后春笋大量产生,特别是近几年,以中介组织组成的各种协会,以非公有制为主体的各种同业商会大量涌现;二是由过去较强的依附性逐步向相对的独立性转化。所谓独立性主要是指在经济基础上的独立性和利益追求上的独立性。以往的官办半官办社团,基本都是“公家人”或“单位人”,社团经费由政府拨款或主管单位补贴,而近年发展起来的一些社团,尤其是由“自由人”、“社会人”组成的民间社团,逐步向“领导人自选、活动自主、经费自筹”方面转化;三是由单一性逐步向多样性发展。过去的社团是单一性的,而改革开放以来产生的行业协会、同业商会,有很大部分为民间自愿发起组织的;过去社团的团体会员参加较多,而现在更多的是民间团体以“自由人”、“社会人”为主的个人身份参加尤为突出。
我国社会团体大量涌现和蓬勃发展,这是社会转型的必然结果。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社团将逐步走向更加规范更加健康的发展轨道。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特别是我国加入WTO后,势必给民间社团发展带来新的空间、新的舞台;随着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政府将按照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的要求转变职能,社团对政府的依附性将进一步减弱,“自治、自强、自主”必将成为中国社团的主体;随着法制建设进一步完善,将依法规范社会团体的发展,制定出符合我国国情的“民间社团”管理的有关法律法规。
二、社团发展给统一战线带来新的课题
社团发展之所以给统一战线带来了新课题,是因为它对统一战线来说是一个较新的领域。这里所说的新领域,主要是指改革开放以来新产生的民间社团,统战部门还比较生疏,如何开展工作,需要我们去探索去研究。
Tag:调研报告,调研报告范文,报告总结 - 调研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