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企业 个人
当前位置:89学习网范文文章报告总结调研报告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期待公安机关保驾护航» 正文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期待公安机关保驾护航

[10-16 19:27:26]   来源:http://www.89xue.com  调研报告   阅读:90
摘要: 四是把辖区群众的满意作为第一标准。公安机关要牢固树立执法为民思想,在任何情况下,都要把群众的利益放在高于一切的位置,始终对人民群众怀着深厚的感情,始终保持与群众的血肉关系,始终把群众满意作为衡量公安工作的第一标准。广大公安民警在工作中,要主动与农村广大干部群众交朋友、结对子,及时妥善解决群众的难点和热点问题,真正做到亲民、爱民、便民、利民、护民,同时把党和政府的关怀送到农民群众的心里,密切警民关系和党群关系。要实行“首问责任制”、“工作承诺制”、“当面回复制”,从群众满意的地方做起,从群众不满意的事情改起,从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抓起,改革公安行政管理模式,降低办事门槛,公开办事程序。比如:要通过充分。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期待公安机关保驾护航,标签:调研报告范文,http://www.89xue.com
       四是把辖区群众的满意作为第一标准。公安机关要牢固树立执法为民思想,在任何情况下,都要把群众的利益放在高于一切的位置,始终对人民群众怀着深厚的感情,始终保持与群众的血肉关系,始终把群众满意作为衡量公安工作的第一标准。广大公安民警在工作中,要主动与农村广大干部群众交朋友、结对子,及时妥善解决群众的难点和热点问题,真正做到亲民、爱民、便民、利民、护民,同时把党和政府的关怀送到农民群众的心里,密切警民关系和党群关系。要实行“首问责任制”、“工作承诺制”、“当面回复制”,从群众满意的地方做起,从群众不满意的事情改起,从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抓起,改革公安行政管理模式,降低办事门槛,公开办事程序。比如:要通过充分履行职能,进一步简化户口迁移手续,方便群众办理户口迁移,放宽户口迁移的限制,加强和改进农村户籍管理。顺应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进一步加快户籍管理制度改革步伐,建立健全城乡统一的户籍登记管理制度,切实消除制约城乡协调发展的体制性障碍。要主动加强流动人口管理,流入地与流出地公安机关要加强协调配合,建立经常性、制度化的协作机制,做到既有序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合理流动,又有效提高流动人口管理为现实斗争服务的能力。同时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涉农收费管理。认真贯彻落实“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加快公安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步伐,建立法治型、服务型公安机关。凡公安机关涉农收费项目,都要公布收费依据和标准,并严格规范收费流程,坚决查处和杜绝各种乱收费、乱摊派现象,切实减轻农民负担。对农民群众关于公安机关乱收费、乱摊派的举报投诉,要及时查清情况,该纠正的要及时纠正,该解释的要解释清楚,该取消的要坚决取消,做到既维护好公安机关的形象,又保护好农民的切身利益。
       三、立足本职,把握公安工作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共同点”
        良好的社会治安环境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根本条件,而公安机关是营造良好社会治安环境的主要承载者。为此,公安机关必须在完善“四大网络”上狠下功夫。
       一是完善群防群治网络。由于许多农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措施“热在县里、堵在乡里、冷在村里”,不能落实到基层,以致少数村组歪风邪气盛行,出现“打牌赌博普遍化、封建迷信公开化、偷摸盗窃多样化、宗族纠纷经常化”的局面,这是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格格不入的。因此,大力配合乡镇党委政府组织发动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社会治安防范工作,完善群防群治网络,建立“下功夫抓村一级、把大治安化为小治安、以小稳定促进大稳定”的新机制,成为公安机关义不容辞的职责。按先治后建再完善的原则,配合乡镇党委大力整顿瘫痪状态的村级班子,建好一个坚强的村委会和党支部,为群防群治提供组织保证;在村级班子的大力支持下,严惩各种违法犯罪分子,严厉打击村痞村霸恶势力,使正气上升、邪气下降,为群防群治打开局面、奠定基础,从而逐渐形成以基层派出所为龙头,以村治保会、调解会、护村队(联防队)为骨干,以村委会和村党支部为依托,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与的群防群治网络。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期待公安机关保驾护航(第3页)》出自:www.89xue.com网
www.89xue.com 积极探索治安承包、村际联防、群众义务巡逻等多种形式的群防群治模式。以农户为单位,组织开展院户联防、邻里守望活动,动员和组织群众参与治安管理,指导村组制订村规民约,树立“维护治安,人人有责”的观念,力求“管好村、护好院、防住街、看好门”,形成“治安问题有人管,群众纠纷有人问”的局面,为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建设目标创造条件。
       二是完善边界联防网络。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复杂的社会历史原因,使边界地区历来形成“两不管”地区,是矛盾的“多发地”,纠纷激化的“是非地”,甚至成了犯罪分子的“藏身地”,顺理成章地成为各级公安机关最为关注的“敏感地”。历史上边界地区的因争山夺林、抢水夺地,婚姻家庭、计划生育等引发的纠纷时有发生,动辄堵塞交通,破坏矿山设备,引发群众性械斗事件,造成群死群伤,边际间矛盾不断加深,“火药味”十足,简直成了“敌我”,边界纠纷不断激化,双边地区成了“雷区”,民间矛盾不断升级,边邻地区老百姓成了“冤家”。经常惊动省市领导,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和威信,损害了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因此,把维护周边的安定稳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前提条件和基础性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是各级公安机关不可回避的头等大事。形成共识,保持高度的政治敏锐性,认真做好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认真履行维护社会稳定的职责,在当地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综治委的具体指导下,开展“周边联防协作”,积极探索创建社会稳定的新路子,打击各类犯罪,调处各种纠纷,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打造持续安定稳定的周边地区社会政治大局。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Tag:调研报告调研报告范文报告总结 - 调研报告